巴蜀一词,在地理上的含义指的是四川及其周边的一部分区域,我们常常有它来代指四川。
在古老的神话故事里,早在三皇五帝时期,四川就已经被囊括进了华夏文明的圈子里,《洛书》里记载:
“人皇始出,继地皇之后,兄弟九人,分理九州为九囿,人皇居中州,制八辅。”
这段话里提及的信息相当直观:上古时期人皇为了更方便管理部落联盟,便将天下分为了九州大陆。因为人皇有兄弟九人,于是人皇就让自己坐镇中州,然后让自己的其他兄弟去分别管理另外几大州。
这里有两点尤其值得注意,第一点是上古时期的人皇并不单指某一人,而更类似于担任某种职务的人的统称;第二点值得注意的是古人口中的“九州”起码有六七种版本,不光是囊括的范围不同,就连九州的具体所指也各不相同。
按照《华阳国志》的记载,当时的四川被规划进了梁州的势力范围内,“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
机缘巧合下,巴国和蜀国这两个邻近的部落,共同创造出了上古时期璀璨的巴蜀文明,巴和蜀这两个文明的简称也因此成为了四川的代指。
由于三星堆的缘故,关于古蜀国的历史,我们对它的了解远多于巴国,故此,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巴蜀”这一称呼中的另一半古代巴国文明的事迹。
一、四川被誉为巴蜀大地,蜀指的古蜀国,巴又代表着什么意思?
巴蜀、巴蜀,巴国文明和蜀国文明虽然长期被我们连着叫,但实质上来讲,二者在管辖的区域范围、族群文化、生活方式、政治体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长久以来,巴部落和蜀部落就如同两个性格各异的邻居一样,大家都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彼此之间又互相学习、融合。
从现有的古籍文献、出土的甲骨文可以看出,截止到春秋时期、战国以前,在中原地区古人的观念中都并未将巴和蜀合称,当作一个具有相似“文化共同点”的地理区域去看待。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秦灭巴、蜀之前,巴文化和蜀文化这对CP,都发展出了自身独特的文化风俗,直到战国时期秦灭六国兼并战争的影响,才迅速演变成了我们熟悉的“巴蜀文化共同体”。
巴和蜀这两个字作为某种代称,它其实是一种综合性的概念,看过它们的象形字后,相信大家会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上图为汉字巴的演变过程,其象形文字形如《山海经》中可以吞象的巴蛇,《说文解字》就将其解释为:“巴,虫也。或曰食象蛇。”
四川盆地夏季湿热多雨,先秦时期四川生活的人又比较少,对自然生态造成的影响远远比不上现代,因而在当时的四川主角还是要属虫蚁蛇兽,不少崇尚巫文化的古巴人部落更是直接把蛇当作图腾祭祀。
所以,将“巴”字解释为蛇这种作为,既是从“巴”字的象形寓意方面去解释的,也是从当时巴人生活的生态环境去解释的,但如果我们将自己代入古巴人的生活时代去看待巴字,又能得出一些很有意思的观点。
比如,从巴人生活的地理环境来看,巴国统治的领地主要在川东鄂西一带,其西部边境与古蜀国接壤,往东巴国管辖的区域曾到达过襄阳附近,往北巴国的领土扩张到了陕南汉中,往南巴国的领土到了黔中和湘西一带。可以说,巴人生活的环境,水系、地形地势极为复杂,既包含了盆地、丘陵、山脉和峡谷地形,又包含了嘉陵江、长江、汉江等诸多水系,它们彼此交错融合,共同塑造出了“巴”字曲折的象形外表。
我觉得,与其去固化某一种观念,不如将巴字当作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既指的是地域名,也指的是部族名、国名等多层次的复合概念,它们合在一起,代表的就是巴人独特的渔猎迁徙文明。
二、与蜀并称巴蜀的巴文明,有哪些独特的文化?
上文我们提到过,巴和蜀虽然相隔很近,但在战国之前,他们彼此的文化是存在很大差异的:
1、政治上:相较于巴文化松散的部落联盟模式,古蜀国的政治体系要更加紧密;
2、经济上:古蜀国依托于成都平原发展出了繁荣的小农经济,而古巴国更依赖于渔猎采集、水运和对外贸易;
3、文化上:古代的巴国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统一政权,其内部存在着诸多分支,巴人尚武,巴人在对外战争、迁徙的过程中吸收了诸多民族的文化,演变出了独特的巴人文化。
接下来,咱们就详细解析一下,巴文化的独特性。
巴文化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约200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为了方便区分,我们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三个阶段介绍巴文化的兴衰史。
古代巴人,并不是一开始就住在四川的,旧石器时代他们的活动范围主要零星分布在长江流域的三峡库区和湖北夷水流域一带。
到了距今约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巴人出于部落战争、人口激增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开始积极对外迁徙,从考古发掘出的遗迹来看,其居住区域开始广泛分布在长江两岸谷地。
按照《后汉书·巴郡南郡蛮传》的记载,远古时期,巴人共有巴氏、樊氏、晖氏、相氏、郑氏五姓,他们原本居住在夷水武落钟离山,巴氏一族凭借强大的武力夺得部落联盟首领一职后,巴氏便自称廪君,廪指的是粮食,从其称号便可以看出,当时依靠渔猎采集为生的巴人一族已经面临着食物短期的危机。
在生存危机面前,他们不得不放下彼此之间的矛盾,结成政治联盟,选出一个共同的领袖,来带领着巴人一族寻找到一处粮食充足的地方继续繁衍生息。
部落联盟制度在当时算得上是一种高明的行政制度,它对于缓和部落之间的矛盾、促进部落之间的技术交流、推动文明从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跨进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正是因为这次结盟,让巴文化迎来了文明史上第一次巅峰。
在数千年的扩张过程中,巴部落逐渐发展成为了区域性的霸主。
当然,巴部落的迅猛发展势头也并非一帆风顺,先不说巴部落内部就分为几大派系,难以真正团结起来,单是巴部落西边崛起的古蜀文明就足以和他分庭抗礼了,更别说北方还有比蜀国更加强大的中原文明。
从巴部落主动向商部落朝贡的事迹来看,巴部落在和商朝对抗的战争中,是处于明显劣势的。
但好战的巴部落并不甘于臣服于武力,于是,在武王伐纣的时候,巴部落临阵倒戈,狠狠给了商部落一记背刺。
巴部落的这次政治投资为他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周天子上位后,他将原本只是部落联盟的巴部落提拔为了“子爵国”。
子爵虽然只是公侯伯子男中倒数第二等的爵位,但它却象征着巴部落属于中原大家庭的一部分,可以依照分封制的规矩自由对外扩张,不必担心哪天醒来国家就被周给灭了。并且巴部落也可以凭借这个身份,和周朝所属的上百个加盟部落互相通商、交流技术,其价值非常巨大。
只不过,周天子在册封巴部落首领为子爵时,还特地留了一个心眼,也正是这个伏笔彻底断送了巴部落的未来。
要理解分封制对巴部落的影响,我们首先要明白西周实施分封制,就是想利用血缘关系分封诸侯来协助周天子管理天下。
虽然名义上周天子分封的对象包含功臣、圣王后裔,以及姬姓宗族子弟,但实际上周天子最初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姬姓就独居五十三人,其意图已经相当明显:他不想看到商朝被推翻的事件重演,所以他不允许国内有比周部落更强大的部落,哪怕是功臣也不行。
周天子大肆分封姬姓诸侯、降低异姓诸侯比例的做法,就是为了兼制天下,收拢权力。
既然要达到这个目的,周天子自然不可能直接把巴人部落首领提拔为子爵,当时巴人部落内部首领众多,其中实力最强大的两支部落为廪君蛮和板楯蛮,再往下,还有八大分属“濮、賨、苴、共、奴、儴、夷、蜒之蛮”。
通常情况下,一个新生的政权,想拉拢另外一支在军事、政治、经济上高度独立,又在自己诞生过程中立下了巨大功劳的政权,方法无外乎三种:武力兼并、用诸如爵位联姻等方式利益拉拢、挑拨对方内斗另扶持一个影响力稍弱的代言人。
从史料的记载来看,周天子采取了第二三种结合的手段:“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爵之以子。”
“以其宗姬于巴”这里,有两个版本,廖本记载为“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於巴”,多了一个封字,因而围绕着宗姬有无封字的解释,自古以来产生了两种争论的焦点,一说是周天子将姬姓女子下嫁巴人领袖,赐封对方为姬姓,另一说是周天子派姬姓子弟空降巴人部落建立一个巴国。
结合当时的背景来看,我个人更偏向于联姻赐姓的解释,首先巴人作为周部落的盟友,它并不是任人可以随意揉捏的软柿子,周天子如果单纯派一个姬姓子弟过去就想接管周部落的一切,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事情。
即便是后来秦国靠武力征服了巴、蜀两国后,也依然是采取联姻的手段拉拢两族中强大部落的领袖,来维持地方的稳定。放在周天子所在的时代,他要想空降一个姬姓子弟管理巴人部落,恐怕连在当地站稳脚跟都难做到。
所以,最合理的做法,应该是采取赐姓+联姻的模式,从名义上让巴人部落归属于周部落的统治,承认周朝政权的合理性。
上文我们提到过,巴人文明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建国家集权形式,哪怕是周朝册封其为子爵国后,其政治形式依然偏向于城邦联盟的模式。
这种松散的政治结构下,其组织成员拥有很高的自主性,从出土的文献来看,周部落册封的结果应该是将巴人部落中某个强大部落拉拢为了自己的代言人,而这个代言人臣服于周的行为并不足以服众,当时的巴人部落内部分为了几个派别,其中至少有两三个“巴国”的存在都宣称自己才是最具有合理性的(如直到战国后期还存在的廪君之巴、宗姬之巴、枳巴等等)。
当然,这个话题并不是我们讨论的关键,我们暂且略过不谈。接下来,咱们谈谈,巴人部落在加入周朝大家庭后,为其带来了哪些影响。
对比过巴人和蜀人的生活模式后,我们会发现很有意思的一点,这两个文明虽然彼此邻近,他们的生活方式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中古蜀国依托平原建立了发达的种植农业,而巴人文明受限于陡峭的山区峡谷地形,以至于他们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都高度依赖采集、渔猎为生,虽然到了商周时期,巴人受古蜀人的影响,也逐渐发展出了自己的种植农业,但其依然没能如古蜀国那样产生高度密集的定居式城市文明。
巴人独特的生活习惯,决定了古代巴人会定期迁徙的特色,巴人如同游牧民族一般逐水草为生一样,古代巴人逐盐泉、鱼兽而生,据记载:
古巴人“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纻,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灵龟、巨犀、山鸡、白雉,黄润、鲜粉,皆纳贡之。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芰,蔓有辛蒟,园有芳蒻、香茗、给客橙、葵。其药物之异者有巴戟、天椒;竹木之璝者有桃支、灵寿”。
丰富的物产、稀缺的食盐、发达的水系,这一切都给古蜀人发展商业带来了便利,事实上他们也确实通过水运依靠向中原出售食盐换来了维持生计的巨额财富。
但这种初级的农业贸易,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缺乏可持续性。
制造业才是一个国家的根基、立国之本,古代巴人虽然通过盐业获得了巨额的财富,但他们并未将自己的优势转化为生产力,这也是为何巴人会在后面的对外战争中不断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比较于古蜀人,巴人的科技水平长期处于滞后状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都居住在可以随时废弃的巢居建筑内,很多巴人遗迹中发掘的“城墙”如果放在中原文明眼中,就属于那种泥土修筑的烂尾工程。
不过,比起科技方面的滞后,更要命的问题,其实是巴人的生存空间在不断缩小。
三、巴文化为何会消失在历史舞台?
巴人的领地与楚、蜀、秦、邓等国为邻,善战的巴人一度在对外扩张的战争中打下了大片的领地。
但受制于独特的政治体制难以集中力量,以及巴人技术滞后、秦楚等国通过改革实力不断壮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巴人在对外战争中不断失利,其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
公元前316年,巴蜀两国相斗,同时向秦国求援,秦国为了获得一个稳定的后勤基地,便趁机灭掉了巴蜀两国,至此,巴蜀两国便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文/脑洞趣味历史
感谢大家的阅读,祝朋友们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觉得文章好的朋友们,记得给文章点个赞,关注一下,每天都会给您带来好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