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看到我一个高中同学发的她家孩子的作业题,一道差点把她气死的小学生的数学题:王奶奶养了5只母鸡和4只公鸡,4个月一共下了540个鸡蛋,问平均每只鸡下几个鸡蛋?她说:这是谁出的题?你是想给孩子们造成一种假象说公鸡会下蛋吗?还是在玩文字游戏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94020/f4877a4e15399c32.jpg)
我看了这道题,觉得很有趣,如果说小学生不知道公鸡下蛋还是母鸡下蛋,还是都能下蛋,那么这个问题也许好回答。直接540/(5+4)=60就算出来了,解答完毕。
但我觉得小学生这点常识还是有的,也许没亲眼看过是公鸡下蛋还是母鸡下蛋,但应该知道怎么区分公鸡还是母鸡吧:公鸡打鸣,母鸡下蛋。除非孩子知道:下蛋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哦也!
如果孩子知道只有母鸡下蛋公鸡不下蛋的常识,那么经过仔细思考也许他会得出540/5=108的答案。但这道题问的是平均每只鸡下几个鸡蛋,而没有说平均每只母鸡下几个鸡蛋。这就是我那个同学说的这道题的变态之处。
既然想这么多,那我不妨再多想想这道题,考的挺全面呢:如果抠字眼的话,你得理解题啊,这包含语文知识啊;如果再考虑是公鸡下蛋还是母鸡下蛋的话,这得涉及到生物知识啊;如果是下蛋公鸡,你还得考虑遗传学、基因突变、脑际急转弯、相声、小品……
剩下的我都想不出来了。更别说小学生了,这么说也许是抬高我自己了,其实有时候我还不如小学生呢。要想这么多,你说现在的孩子(家长)有多累吧。
本来我想留言打个比方:说如果是一夫一妻生两个孩子,平均每个人生几个孩子?后来仔细想想也不恰当,母鸡不需要公鸡也能下蛋。公鸡在这里就是凑数了,人却不一样。存粹是数学问题,不能想太多,还是删了吧。
然后我又仔细看看题:5只母鸡4个月下了540个蛋。平均一只母鸡下108颗蛋,平均每个月下28枚蛋(个、颗、枚,看看我这语文单位学的还挺多啊)。每月只有2、3天不下蛋,比人的工作日多,看来母鸡工作兢兢业业、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没偷懒也不用加班,这也符合自然规律。这里没公鸡什么事,公鸡就是凑数的。当然,下蛋公鸡除外。
后来我再仔细想想这个题,没毛病。鸡换成人也是一样。人均收入,小孩不挣钱也算上。重要的是数字计算,不是逻辑推理。也许是做题的人想的太多了。
其实,也不能怪家长想太多,因为老师需要一个标准答案,而不是与家长探讨答案。正确的答案是唯一的,错误的答案却各有各的区别。不屑也没时间和你探讨,因为探讨也没意义,数学就是要唯一答案。要怪只能怪出题的,不知道是哪个专家、教授,还是鸡!
之前听过一本叫《鸡征服世界》的书,里面说鸡的生存、变异、繁殖、适应能力超强,还有它的生活习性等方面能够适合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说鸡征服了世界。如果人类移民火星只能带一种动物,首选是鸡。
不管是做题、听书,还是问有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都能给人带来思考的乐趣。
首先,母鸡下蛋不需要公鸡帮忙,鸡蛋本身就是鸡的卵细胞不断成熟的结果,并且一般一只正常的母鸡大概一天就能产一只蛋。在下蛋这件事上,公鸡有没有无所谓。那公鸡的作用是什么呢?当然是繁殖了,没有公鸡,鸡蛋怎么能生出小鸡呢?公鸡的作用就是经过交配(俗称“踩蛋”)让母鸡受精,之后产出的鸡蛋才有可能孵化出小鸡。
其次,再说如何孵出小鸡的问题。把种蛋放在保持37度左右恒定温度的条件下,经过21天左右就能孵出小鸡。不用母鸡人工一样可以,我小时候就帮我妈在用暖水袋做成的“温水床”上,每天定时检查水温加热水。保持恒温的情况下就孵化出了小鸡。
再次,我要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我认为从实际需求出发,答案应该是:你要先有一只母鸡,母鸡下蛋,这个蛋可以吃,但这个蛋不能孵出小鸡,如果想要蛋生鸡,你还得再有一只公鸡,和母鸡养在一起,这样才可能让母鸡下的蛋孵出小鸡,如此才能循环;如果你先有一只蛋,能不能孵出小鸡,那就不一定了。
最后,我想说,如果想看鸡生蛋就买母鸡;如果想看蛋生鸡,还得买只公鸡,当然买种蛋也行;但想看母鸡孵蛋的过程(俗称“母鸡抱窝”)也许很难了,因为人工孵化很容易。所以母鸡负责下蛋,公鸡负责“踩蛋”,人负责让蛋生鸡。
文末有彩蛋:只有经过“踩蛋”的蛋,才有可能有惊喜,所以叫“彩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