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小时候家里种的花生多,所以吃油都是吃花生油。当时还没有先进设备,都是靠人工。但由于压榨花生油的设备并不多,往往是七八户甚至十来户共有一个,所以压榨花生油一般选在晚上,各家拿着成袋装、剥好的花生米,集中到一户家里。
印象中跟着我爸去打油的那天是夏天,到了八九点钟,才有那么一阵凉意。我爸带着盛满花生的袋子来到邻居家里,进去之后才发现里面已经有五六家在等着了。院子中央偏右的地方放置了一个黑黝黝的大家伙,外形类似井架,但中间横梁挖了个洞,伸进去一个圆形的、长长的铁棍。铁棍靠下面一头有着一圈螺旋纹,上面一头高出横梁空洞一截,这一截中间又被挖了个洞。年幼的我偷偷打量这个对当时的我来说是庞然大物的东西,我很好奇它的每个部分,但我爸那时候和别人聊的火热,我就没敢问。
院子中央偏左的地方,放置了一口大地锅,旁边是敞开口、盛满花生的袋子,再远点就是摞在一起的大袋子,好高。一位精壮的叔叔站在地锅边上,用铁铲不断翻炒着锅里的花生。小时候为了省电,有火的地方,家家基本就不开电灯了。火红的炉火,霹雳巴拉往上升腾的火花,锅里不断蒸腾的热气,再加上赤裸上身、健壮的叔叔,一切的一切都像是在进行某种神秘的仪式。
炒好的花生会被放到一个圆形模具里,再放到那个黑黝黝大家伙里面,长长的铁棍下面。这时,我知道了铁棍的作用。它下面那头连着一个圆形的铁盖,恰好比圆形模具小一圈。上面那头则再穿进一根铁棍,由2个叔叔推磨似的挤压模具里的花生。这时,一位叔叔好像累了,擦了擦满头的汗,对我爸说了声,我爸便接了过去。
我爸把上衣一脱,就推了起来。记不起来是否喊号子,记忆中他们是沉默的,像黄牛,也像战士。几圈过后,我爸身上也有了细密地汗珠,火红色木火照耀下,古朴有力,彰显着男性独一无二的力量。比现在彭于晏的身体,还让人惊讶和赞赏。
随着不断推动,透着黄亮的花生油便缓缓流出,流进早已备好的桶里。压榨完之后的花生渣,部分会被再次翻炒,再加上糖,那就是童年最美好的甜食,是我一生的味觉记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