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也谈“江郎才尽”

也谈“江郎才尽”

作者: 余光_27f8 | 来源:发表于2019-02-13 18:12 被阅读33次
也谈“江郎才尽”
也谈“江郎才尽”

文/余光

  “江郎”是我国南朝时期的著名作家,年轻时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好诗文,可是到了晚年,就再也写不出好作品了,于是,就有了“江郎才尽”这句成语。

  有人对此现象百思不其解,实际道理很简单。“江郎”,真名叫江淹,年轻时家道贫寒,对下层劳动人民有深切感受,他当时的作品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年老后,他高官厚禄,远离人民生活,于是就才华殆尽了。这也说明一个道理,创作的源泉产生在社会实践之中,社会是我们最好的课堂。

  其实,“江郎才尽”在现实社会中屡见不鲜,十分普遍的。有些文学青年,很想一举成名,对一些作品精雕细琢,而且有感而发,果真出了一些好作品。但是成名成家以后,就不愿再深入生活,往往是涛声依旧,只能是昙花一现,难以为继。也有些文学青年,靠文学起家,后来被提升为干部,名利双收后,往往不再深入基层,缺乏生活积累,只能闭门造车,当然,也不会有好作品出现。在一次全国性的征文中,许多名家也纷纷登场,然而受到好评的作品,都是些名不见经传的草根作家。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也许这是一种不以个人意志转移的定律。

  能不能杜绝“江郎才尽”现象呢?办法是有的。例如有些作协到处挂上创作实践基地,这无疑是件好事,但有时往往只挂了个名而已,它所起的作用就很有限。名作家深入基层确实很难,若能蜻蜓点水一下就不错了,这就决定了再出好作品是那么艰难。

写文章如此,干工作同样如此。科学家只有离不开实验室和实践基地,才能有研究成果和创造发明;人民干部也只有离不开基层群众,才能成为人民的好干部;作家也不例外,只有扎根在社会基层,有了真生活,真感受,才能写出感人的好作品。作家汪曾祺因为是右派,只能下放劳动,也许真是这种看如坏事的经历,使他对生活,对社会有了最真实的感受;著名话剧导演胡伟民,也真是经历了许多磨难,才有后来《秦王李世民》等好作品。事实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能人在民间。

也谈“江郎才尽”

相关文章

  • 也谈“江郎才尽”

    文/余光 “江郎”是我国南朝时期的著名作家,年轻时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好诗文,可是到了晚年,就再也写不出好作品了,于...

  • 也谈“江郎才尽”

    文/余光 “江郎”是我国南朝时期的著名作家,年轻时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好诗文,可是到了晚年,就再也写不出好作品了,于...

  • 江郎才尽

  • 江郎才尽

    一个意象反复来去 雕琢成天使 揉捏成米共 灵感之井枯竭时 不如弃之而去 丛生的青苔 自会长满令人炫目的露珠

  • 江郎才尽

    如果我说梁朝的时候,有个叫江淹的诗人,你一定不知道。但我要是说“江郎才尽”这个成语,你一定非常熟悉吧。江淹出生在一...

  • 江郎才尽

    常常觉得自己好像失去了下笔的能力。 若是小说杂文,早就拟好了大纲人设,言之有物,倒显不太出感情平淡来。 若是随笔,...

  • 江郎才尽

    写了这么多天,都不知道写什么了。 天气转冷,北方的天气还是那么冷,虽然是艳阳高照,风和日丽。都是心情不是很好。 人...

  • 江郎才尽

    终于体会到笑来老师写作课上提到的输出倒逼输入,只有不断持续的有高质量的输入,并且高质量的处理,然后才会有高质量的输...

  • 江郎才尽

    不是所有的温柔 都曾被善待 不是所有可怜 都会得到关爱 就像当初的我 隐藏在月窗外 一夜就耗尽了 我一生的文采

  • 江郎才尽

    The well of inspiration has dried up.Creative well has dr...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也谈“江郎才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ond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