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姜老师讲哲学,
这节讲到了音乐,说人需要在平衡里进行一个做一些重复,而不能,out of balance。
进入循环往复的生活,拿音乐(声音)为例,有三种境界:
一是,聆听音乐
让音乐成为背景、底色。
选择一种音乐,在你的生命中沉寂下来,成为你的脉搏。
二是,聆听人生
微风吹过、烈日晒过,都有一种领悟。通过聆听感受你身边的重复的孕育。
比如,平平淡淡的声音:人声鼎沸、鸡鸣鸟叫、教堂钟声…
人生重复的声音让你感动、沉寂其中,感受每一个细节的丰满。
三是,聆听世界
人籁 地籁 天籁
这是庄子特别提出来三种境界,后来中国文学上用得特别多,就是人籁、地籁、天籁。
人籁是人境界,人世界的音声。
南郭说,你听到了人境界的音声,但是你没有听到地境界的音声。
你假定懂得地籁,也没有办法懂得天籁,也就是自然的音声。
宇宙间的音声和光,是自然界范围最广,最容易使人进入另外一个世界的引导力量,所以他提出来,天、地、人三种音声。
《齐物论》包含两个重点,
1.万事万物随时都在变化,是无常的,不永恒存在。就是“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
2.要懂无常,先要达到忘我之境。既然不能忘我,那已经是形而下了。形而下的万有的现象界,分三个层次,就是天、地、人三层。不过他用音声,用音乐的境界来描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