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在《一定要,爱着点什么》这本书里回忆了很多的美好。回忆里,他的外祖父治家整饬,房屋收拾得很清爽,窗明几净。这种干净又清明的回忆,安静又充满不经意的气质。院子里有几颗梧桐,客人难得来。屋内的墙上挂一横幅:无事此静坐。
静是一种气质,一种人必须的修养。他说:唯静才能关照万物,对于人间生活充满盎然的兴致。
小时候外婆家也有者着像汪老外祖父家的安静。后来,离开安静的村落,走向喧嚣的城市,越走越远。生活里安静的元素越来越稀少。当我读到汪老这段回忆的时候,突然发现,我对外婆家的回忆那些清晰。也许在那个安静的院子里,小小的我与院子里的每一个生命都默默地交流过。
好怀念外婆家院子。回忆里是清爽的绿。屋子坐北朝南,门前有棵老了的枣树,春夏之交的时候长满绿的小叶子,小雨一过落了满地的小黄花。因为枣树高大,夏天房间里暗一些,又特别凉快。地上一躺,不需要空调这些东西。中午,世界静得无声无息。我在这间房间里看了很多语文书,是上学的哥哥留下的。那里面的故事,小学的我看了很多遍。
门前有窄窄的门廊,下雨天可以坐着静静地看雨。看雨从天上落在枣树上,看雨从枣树的叶子上滴下来,看雨从枣树黑黑的树干上流下来。印象中门廊前有一排深绿的仙人掌。小时候不小心扎了一脸。再后来就没有印象了,该是外婆扔了吧。
最美的是那一架浓绿茂密的葡萄藤。夏天快要来的时候,叶子长得比我的手还要大,一串串绿豆豆悄悄垂下来。从阳光下走进葡萄藤的阴凉,都好像突然天黑了。只能看到一些些的光点。葡萄藤下的地面潮湿湿的,似乎手指头一按就沁出了水。一晴方觉夏深,深夏的时候,葡萄藤下还会有许多青苔。那时候,最期待晚饭,会在葡萄藤下跟外婆一起吃饭。也不记得那时候拍了多少蚊子,哈哈。
葡萄藤和门廊中间有一丛密绿的无花果。无花果真神奇,没有花,却结了果。它们只长几颗果子,但我常常吃不到。
葡萄藤的南面是一条一条田埂。外婆在春天的时候种下了许多可爱漂亮的种子。黄瓜,西红柿,长豆角,还有最喜爱的茄子。葡萄藤和田埂的交界处有两盆三七,会开出小小的紫色星星花。三七的叶子淡绿,肉薄,但是有很大的用处。被蚊子咬了一口,可以摘一片叶子涂一涂汁液。比起花露水,自然,没有奇怪的味道。
葡萄藤走过几步空地,还有两棵石榴树,春末开出鲜红鲜红的花,在一院子的绿色里格外扎眼。花瓣柔软,好似古装剧里纱纱的裙。
闲来无事静坐此,便是人间好时节。
工作以后,每日匆匆忙忙,心总是在忙乱中不知所措。有时索性不做事情,感觉浪费了时间,虚度了年华,没有意义。当我度过李元胜这一首诗《我想和你虚度时光》后,我明白了。他说,“我已经虚度了世界,它经过我/疲倦又像从未爱过/但是明天我还要这样,虚度/满目的花草,生活应该像他们一样美好/一样无意义”。静静地享受美好的时刻,怎么会是虚度呢?我们每日沉浸于上班,对周围的一切比走马观花还不在意。我每天走过机场路,却不记得机场路上的月季何时开的?每天早出晚归,某个周六下午在小区散步,才发现海棠即将凋谢。
我们错过了太多需要虚度的当下。对花草如此,对身边的亲人亦然。
女儿常常喊我一起玩,而我总是说,我先完成工作。突然,有一天,她和玩具情景对话。“妈妈,你在干什么?”“我在处理事情,你先等一下,好吗?”初听这一句,我感觉好有意思。再品这句话,我体会到一种落寞。刘墨闻在《哄你睡觉》里写“七点的牛奶 三点的茶/六点的炊烟叫我回家/挤一把大伞 床头滚床尾/沙发里聊聊芸芸是非/你可以发呆 或是想想晚饭 在我牵着你回家的路上”。生活没有多大的事,让心静下来是最大的事。女儿3岁前,我盼着它快长大。等她5岁了,独自跟着爷爷奶奶回来老家,我觉得她可以离开我独立了。这一刻我不知是欢喜还是难过。等她回来,趁我还有机会,一定好好静下来,和她虚度美好的光阴。
汪曾祺在《一定要,爱着点什么》中介绍了许多生活中细小的美好,提醒你关注身边被忽略的感动。当你发现它们,生活的美好便扑面而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