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的花坛里面,一棵牵牛花得到泥土的孕育,轻风的抚慰,雨水的滋润,渐渐成长。借着一株丁香花枝干的力量,曲曲折折地爬上了枝头。几个淡粉色、雪白色的小喇叭,向着清晨的阳光,高昂着笑脸,吹奏着一曲生命的赞歌。
风吹长袅袅,露洗更娟娟。无数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小喇叭借力四周绿树的助力,高高在上,朝开夕拢,尽情绽放,与周围的如茵绿叶相映衬,自成一道别致的风景。
![](https://img.haomeiwen.com/i24232064/b8016457c22c19f0.jpg)
好几次参加升旗仪式的时候,我站在花边,看着她弱不禁风的茎叶,纤细曼妙的身姿,自信满满的笑脸,禁不住被这种孤芳独傲的气质而吸引,凝神细思。
其实,夏秋时分,牵牛花随处可见。山间、田野、路边、沟渠,一树树,一簇簇,如凉棚,似地毯。没有粗壮挺拔的腰板,全靠身边的环境和平台。长在树边,能俊俏地屹立于大树;倚着小草,能婉约地蛰伏于草叶间;即便只有泥土,也能曲曲折折地迂回在地面,向着阳光而生,追着梦想而活。存在于什么样的环境,绽放什么样生命;背靠多高的平台,释放多高的生命。
人生不也是这样的吗?原始的家庭,身边的环境,所驻足的平台,决定着我们的眼界和生命的高度。
史有“孟母择邻而处”的先例,也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训。今有进城务工把子女送往城市学校接受良好教育的进城潮,有大学生毕业生“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小城市一间房”的北漂和南漂族,说到底,都在追求一个更高更优的平台,涉猎更广的生活,探寻更多的真理,创造更璀璨的价值。
鸡飞的不高,追求的只是地上的一粒米;鹰击高空,目光犀利,他们的猎物绝不会是一条虫。鲲鹏展翅,扶摇而上“九万里,纤云收尽,帝青空阔”。
苏轼之所以“不识庐山真面目”,是有“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环境局限。如果能飞在青云端,看他个“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岂不是快意恩仇。王之涣登临鹳雀楼,看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壮美天下,还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慨和追求;尽管脚下“行路难!多歧路。”,李白仍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凌云之志。王安石之所以能“不畏浮云遮望眼”,是有“只缘生在最高层”的地位。
屈原心系家国百姓,虽长路漫漫,仍上下求索。陆游胸怀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但悲不见九州同。所处的环境与平台决定着人的眼界,眼界的长短又决定着行路的长远。
人生需要脚踏实地地能量蓄积,需要“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梦想追求,也更需要借力“站的高,看的远”的平台助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