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在封建时代有因言获罪,即使在现代条件下,口无遮拦,胡念八说,也是要付出代价的。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守住心、管住嘴。古今中外亦然。
昨天是国家公祭日,一顾姓女子在微信上说“到处是默哀的,吓死宝宝了,快买点日货压压惊吧。”信息被转发后,舆论哗然。后该女子解释说自己本意是要讽刺一下那些买日货用日货的,没想到表达不当带来如此严重的后果,向公众道歉。但是,话已出口,影响恶劣,终被单位除名,算是给了自己一个深刻的教训。
宪法上确实说公民有言论自由。但是,说什么、怎么说却是自己的事。西方同样有言论自由,但是说错了话同样是要负责任的。绝不是由着性子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样说就怎样说。如果这样理解言论自由,就太肤浅了。我的理解是,你有说话的权利和自由,但同时也有为自己言行承担责任的义务。
说话是一门艺术,不仅要口齿伶俐,表达清楚,言辞诙谐幽默,而且要因时、因地有所区别。比如,大庭广众之下和小众私人聚会,会议发言和朋友闲聊,在家里和单位,说话的内容、语气语调都不相同,一切随时间、地点、环境转移而变化。
这不是口是心非,不是阴奉阳违,而是一种策略和艺术。实话就应该实说吗?未必!你去看望一位危重病人,你告诉人家人是要死的,你不过是会早死罢了;为刚出生的婴儿庆生,别人都夸孩子前途远大,经天纬地,你偏偏说这孩子早晚会死的;面对一胖女人,别人都说富态端庄,你偏说胖的走型必然三高。如此等等,是坚持真理说实话吗?是半吊子没心没肺。
所以,季羡林先生说,假话全不说,实话不全说,这才是说话的最高境界。而我自己,坚持说人话,绝不说鬼话;不能说人话,干脆不说话。也是一种选择。
不过,良言一句暖三春。倘若语言总是能给人带去希望鼓励,为社会文明进步推波助澜,便是无量功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