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哭坟
"妈,你为啥哭?"穿着红色小花布衫的四岁女孩小沫,手里拿着干树枝,歪着头,侧着红扑扑的小脸问妈妈。
此时妈妈蹲在地上,手里拿着纸钱边烧边嚎。坟地里的风格外大,枯叶和纸灰在空中飘飘洒洒。妈妈任由眼泪夹杂着纸灰在脸上不去擦拭,也顾不上理睬小沫。
一会小女孩起身跑到树下捡树枝,自顾玩耍去了。有半个钟头的时辰,妈妈叫小沫到坟前磕了个头。告诉小沫:"这是你渭婆的坟。"
中午窑洞里来了好多乡亲,互道家常。妈妈这时候很开心,不停地寒暄,还在锅灶上揉面,烧水。
之后的几天,小沫和家里人也不那么陌生了。大概小住了一个月的时间,小沫和妈妈离开了老家,回到了出生地和居住地宁夏。
(二) 钥匙
"妈妈,你死了,记得把钥匙交给我。"小沫睁着圆圆的眼睛,看着妈妈和奶奶,一脸的正经认真。
""哈哈,哈哈。"奶奶笑得前仰后合,对妈妈说:"这娃娃说话咋像大人一样啊。"妈妈也被小沫的童真逗乐了。
家里来了客人,妈妈就会把小沫说的话讲给他们当笑话听。客人们笑着说:"身后事都给你安排了,真是童言无忌啊!"小沫感觉这样说话不好,之后就再也不问了,也不爱说话了,像是有心事小大人。
妈妈后来告诉小沫,那串钥匙可以打开家里的箱子,抽屉,里面经常存放一些贵重物品和吃食。妈妈对小沫说:"看来你是想吃东西了,所以问妈妈要钥匙。"小沫听懂了,知道妈妈不介意她的话,心结打开了,人也开心了。
(三)小红皮鞋
爸爸在20公里以外的工地上班,一般一周回家一次。今天看见爸爸回家了,小沫欢蹦乱跳,奶奶也笑呵呵的。爸爸进门抱起小沫,用大胡子扎小沫的脸,用食指刮了刮小沫的鼻梁。小沫吵着要来爸爸的背包,打开翻看。啊!一双红色的皮鞋映入眼帘,小沫赶紧拿出来就往自己脚上穿,满屋子转着,跑着。奶奶边笑边喊,慢点,慢点!
晚上妈妈坐在床边,奶奶盘着腿,俩人唠嗑,小沫趴在床上听着,扶着下巴颏说:"奶奶,你的脚咋和我的脚一样大。"
奶奶笑了,说:"一样大,就可以穿你的小红皮鞋啊!"
妈妈接着就把红皮鞋拿出来,帮奶奶穿上了。小沫看着她们有说有笑,穿着鞋,摸着鞋,很新奇。
三个月后,奶奶跟着来接她的姑姑,姑父,叔父回老家了,带走了那双小红皮鞋,说是留个纪念。那是小沫唯一一次和奶奶生活,之后再也没有见过奶奶,多年后奶奶去世,埋在哪里,她也不知道了。
(四)探亲
母亲那年70岁,小沫和哥哥陪着母亲回到西安的姨奶家。姨奶见了母亲,一直哭,小沫感受到亲人的思念和久违的重逢让两位老人特别激动,双手紧紧相握,难分难舍。姨姥说:"咱家人,都太可怜了。"那天晚上,妈妈主动要求不去宾馆,要住在姨姥家叙旧话家常。
第二天早上,小沫和哥哥去接妈妈,姨姥和姨夫爷热情地准备了早餐,小沫和姨姥边吃边聊。姨姥说:"小沫,看见你妈,就好像看见我的姐姐,你妈妈长的像我姐姐,心灵手巧做的活儿也像。纳鞋底、绣花、锅头做饭都好的很!"姨姥边说边流泪。"我姐姐去世的早,你妈受了好多苦啊,太可怜,太不容易了!"小沫说:"现在条件好了,我们过得挺好的。"哥哥在旁边也说:"都不可伶了!幸福着呢!"姨姥瞪着眼说:"娃娃啊!咋不可伶,农村人就是可伶,日子过得穷的很。"
和姨姥分手后,在回程的路上,小沫给妈妈复述了姨姥和她的对话。妈妈听着听着,泪流满面地说:"西安姨姨和我妈年龄相差大,我小时候和姨姨在一起玩耍的时间长,她对我感情深。你渭婆走的太年轻了……"小沫轻声问:"那我渭婆得的是啥病?"妈妈说:"那时候也不知道是啥病,你渭婆坐在院子天天哭,眼睛哭瞎了,人哭的没劲儿了,大夫说看不好了,最后人就没了。"小沫问:"渭婆为啥哭?"妈妈说:"唉~月子里的娃娃小,没养活,你渭婆难过的很。"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