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给母亲做一个小手术,回了一趟老家。
老家现在的样子与儿时的记忆已经发生很大的改变。小时候,家家把田地看得比命重要,而今种田的农民却越来越少了。很多人家都把地承包出去,不愿自己费心了,有点甚至都荒废了,啥也不种。
我家的田都种的红薯,这个季节正是收获的时候。收了红薯,父亲会自己打浆蒸粉,每斤粉卖十几块钱,基本是一个成本价,每年都供不应求。但是,他总会留几十斤,给我和弟弟,保证我们能吃到正宗的红薯粉。
有时候,我总跟他们说,上城里住,也好有个照应。但是他们还是愿意住在老家。老家有大菜园,自己种菜,种多了还可以给弟弟送点。家里也养鸡,过年过节可以吃到放心肌肉,家家土鸡蛋都只够自己家吃,自家不养鸡,连土鸡蛋都吃不到。
当然,最重要的是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都是邻居熟人,大牌喝酒的人有,扯淡聊天的人有,不像在城市里,被圈在单元楼里,没有娱乐,没有说话的人,憋屈。
据我观察,以前和父母同辈的叔叔阿姨也都老了。他们生活大体差不多,有孙子的带带孙子,孙子不在身边的,大牌串门,每天也活得挺自在的。
我属于当时村子里难得的大学生了。大学出来,工作,结婚生子,农村离我越来越远,我已经完全没有想过回农村居住了。而其实,离农村越来越远的,不光是当时因为读书而离开的人,就算不会读书的,不得不留在农村的年轻人,也已经只是把老家当驿站了。
村里现在能出门打工的人,都在外面忙着挣钱呢。辛辛苦苦一年种田收获的钱还不如在外打工一个月,难怪田要荒废。农村生活,粗茶淡饭,倒也花不了多少钱,但是家里有孩子读书的,总是要准备多一点的,家里有老人的,也怕生病,一个小病也需要几千块钱,没有收入就是要命了。
一个青壮年,只要踏实肯干,在外管事的前辈总会想着带出去挣钱,一年下来挣个五六万不成问题。我们村的人都不是游手好闲的人,所以年轻人都出门了,家里剩老人和妇女孩子,把家里收拾好就行了。
多数家庭积蓄多了,就会考虑在县城买套房,然后把孩子接过去,接受更好的教育。我们县城的初中高中都有寄宿,甚至连一些小学都开启了寄宿业务,就是方便农村过去的孩子。想想小时候,我每天上学走那么远的路,现在的孩子不用受那个罪了。
小时候最好的玩伴,连高中都没有考上,但是他们家现在也很不错。她嫁人后生了两个孩子,不用当服务员了,老公心甘情愿挣钱养着他们。她哥哥,曾经一个学习成绩极差的饭桶,长得像周润发,从泥水匠做起,如今在县城一个菜市场有一个活禽摊位,每年收入比普通上班族强很多。他虽然读书不好,但非常能吃苦,嘴也甜,现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已经买房买车,全心全意供养老人,抚养孩子了。他们现在还是希望孩子能多上学的,明白自己挣钱的辛苦,自然希望下一代能轻松点。
其实,读书出来后找的工作也有很累的,压力也大,不过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罢了。
现在社会,信息发达,谁有钱了,都能让人羡慕嫉妒恨,但其实大多数人,还是挣着不太多的钱,过着普通的生活。
父母不追求富裕的生活也许才是最好的生活。
齐悦梦想社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