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所的培训工作推进,一看到大家积极性不高,我就莫名的愤怒。我也是靠着爱心发电,搞律所的培训工作,凭什么我推进,你们还个个不动呢?
对他们来说,现在的培训学习网络资源多的是,根本没有在律所再参与学习的必要性,而且还要自己主导培训分享,就更加发怵,没有积极性。仿佛看起来是在加重同事们的工作量。
显然,这要么是根源、目标出现问题,要么是系统的排列组合出现了问题。
要不然一件看起来对的事情,为何推进如何困难。
我一直的卡点在于:害怕被拒绝、害怕被人讨厌。畏手畏脚施展不开,很痛苦。
这次培训工作的推进,是本着勇敢无畏地精神在推进。豁出去了,你们要讨厌就讨厌吧,要逃避就逃避吧,我遇到什么就解决什么,总有开始。
上周六,开实施完一场讲座,从沟通主讲人(意愿度、主题、时间),到请求制作海报、直播技术支援(承认自己做不到,需要帮助),再到确定主持人(考虑利益相关,如何推动人主动),写培训通稿都一气呵成。
不同的事,需要不同的方法来完成。
不再强撑,做不到就请求帮助,这并不丢人。一件事情的实施本来就需要团队合作。
推动人积极主动,最主要要顺应人性,考虑对方最关注什么,这件事对她有没有利好,然后推动。
写培训通稿还是没法偷赖,自己从头再来,所以坐等靠,也并不会减轻负担。
此次工作推进,积极主动是最深的体会。也许,站在一件事性的出发点,还看不到与自己相关的利益点,但谁能确保做一件事,一开始就能看见光亮呢?
不是因为有结果才做,而是因为做了才有结果。这是周六骆老培训给我的体会,坚持每周一次问候、每天三篇文章,一开始能带来案源吗?他在做的时候,能想到有这样的利好吗?如果眼里一直盯着的是利益,你总会后劲不足,半途而废。
而如果着眼于:我是不是真的想做?这件事对其他人有没有益处?从利己利他的方向去选择、去做事,就会简单很大。
看似偷懒,好像获得了安逸,但逝去的是什么自己的生命;看似做一些没有金钱利益的事,有点犯傻,但正这种“犯傻”,让你在做的过程中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因为有你付出,便利了他人、利益了他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