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
父母的每一句话,渐渐变成了孩子未来的模样

父母的每一句话,渐渐变成了孩子未来的模样

作者: 爱若耶溪 | 来源:发表于2020-06-29 07:24 被阅读0次

我们都听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没有不够好的孩子,只有不够好的父母。”孩子的成长更多的方面是从父母那里学习到的。

在我的宝贝还没出生时,我就在想怎样才能做一个好妈妈,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我开始看很多育儿书籍、听早教音乐,手机里也存满了各种育儿app……直到有一天她来到我的身边,当我抱着那睡得呼呼的一小团,心里都变得软绵绵的。我时常看着她傻笑,看她睡梦中甜甜的微笑,看她对我咿咿呀呀,看她那米其林的小胳膊让我想狠狠地亲一口;有时发现她也在偷偷地看我,一刹那的四目相对,那一刻我觉得我真幸福!谢谢上天赐予我这么珍贵的礼物。

作为妈妈的我该怎么配合呢,除了给她生命,我还能给她什么?有一天我发现,当姥姥为5个多月的兜宝朗读《再别康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优美的诗歌时。她竟然聚精会神地听着,一动不动专心致志地听,不时发出咯咯地笑声,我被这一行为震惊了,原来语言的力量如此强大

最早听到关于《父母的语言》这本书是在樊登读书会里面,那时还没有宝宝也没有仔细地去聆听,直到有了宝宝后我才细细地翻来。

《父母的语言》

原来,在孩子三岁前,父母对他们说的话直接影响其大脑的发育。换句话说:父母的语言,直接塑造着孩子的大脑。“3000万词汇倡议”是作者达娜•萨斯金的博士和美国芝加哥大学共同发起的,她们发现了一个秘密,即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为什么“输在起跑线”上。研究发现,在一个小时内,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孩子平均听到的单词数量是2000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听到的单词仅仅只有600个。另外,父母对孩子的回应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善于和孩子交流的父母和孩子保持着非常好的互动,而那些不善言辞的父母,即使孩子自己都会讲话了,他们同样不怎么爱和孩子说话。大脑掌握思考和学习的区域在孩子前三岁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了,通过研究,我们了解到语言发展是大脑发展的开始。

那么作为父母的我们该如何做呢?本书给我以下几点启示:  3T+1T法则你必须知道:(Tune in)共情关注:核心就是父母的回应。观察孩子在做什么,加入他,而不是硬性要求他来配合你。比如父母可以跟孩子在地板上玩游戏,让孩子坐在父母的大腿上听父母讲故事等。科学表明,恰当的情感回应对于孩子的行为和大脑发育是很有必要的。

(Talk more )充分交流:父母多跟孩子交流,使用鼓励性语言。比如:“孩子,你自己完成了作业,给我留出了一些休息的时间,谢谢你!”“你一遍又一遍的尝试,终于搭好了积木,这就是坚持。”

(Take turns)轮流谈话:和孩子轮流参与谈话,成功的关键在于耐心等待孩子的回应。这一点并不是很容易,因为我们时常处在一种焦虑的环境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新闻“那些被辅导作业逼疯的家长们”“妈妈深夜狂吼”等等。不知道有一天我会不会也这样,阿弥陀佛,控制好情绪,倾听是最好的沟通方式。

(Take it off )关闭电子设备:这一条我认为是最重要的,记住!任何的视频软件、模拟  真人的玩具都代替不了家长的互动!

写过无数优美儿童诗的著名文学家金波,提及对自己文学梦想影响最深的人是他母亲时,便会满脸微笑,幸福之情溢于言表。他有一位乐观、慈爱、堪称是他玩伴益友的母亲。小时候,母亲经常会教他童谣,而且唱童谣时候会和他一起边唱边玩,让他越玩越高兴。金波坦言自己对诗歌韵律和节奏感的启蒙及兴趣,就是在母亲这样的熏陶下获取的。金波的母亲虽然没有什么文化,却深谙教育孩子之道:尊重和理解才是教育孩子的关键。所以她懂得和孩子共情,用同理心去理解爱玩时孩子们的天性,在寓教于乐的交流引导中潜移默化地完成了孩子的教育。


最后想说再贵的早教也比不上家长的沟通,这个懒我们千万不能偷!《父母的语言》一书里也认为: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并不能影响孩子学业的好坏,父母与孩子谈话的语言才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越贵的并不一定是越好的,神经科学专家告诉我们,最好的教育是免费的它就存在于父母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次交谈和每一份互动里。希望所有翻开这本书的父母,都能够带给孩子无限的潜能和幸福的人生。

附上我写的思维导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的每一句话,渐渐变成了孩子未来的模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ovn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