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孩子出生到八岁,家长每天都跟孩子一起进行半小时的阅读,八岁以后,孩子今后的发展就不需要家长操心了。”
很多人都说中国人和犹太人是聪明的民族,但是中国人阅读的好习惯却慢慢丧失了。
看到犹太人几乎每户人家都有2000本藏书,进门的屏风就放满了书,俞敏洪也倍感震撼。
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重复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成个性,个性成命运。父母们应帮助孩子建立梦想,而不是强制兴趣。
梦想是孩子一生发展的动力,是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对生命极限的超越,最高分数、名牌大学只是奋斗目标。
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出发,让孩子自己做出决定,学习内心真正热爱的东西。
这样内心有力量的他们,就能够预见未来,而牺牲眼前的乐趣;充满好奇、热情地探索未知世界。
家长应该与孩子分享“有质量的时间”。
跟孩子在一起时,读书、交流,对他们进行心情教育、性情教育,塑造他们健康快乐的个性、积极向上的态度、宽阔的胸怀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
为孩子打开更为广阔的思想天空,让孩子获得自我心情教育的能力,培养更加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人。
其实,对于中国的孩子而言,最重要不过是养成九大素质:
真诚高尚的人格
开朗豁达的个性
勤奋向上的态度
独立勇敢的精神
敢于吃苦的习惯
不怕失败的心理
善于交流的能力
宽容大度的处世
终身依赖的技能
美国研究表明的成功则具有七大要素:
grit坚毅
self-control自控
social intelligence合群
zest热情
gratitude感恩
optimism乐观
curiosity好奇
“向着长期的目标,坚持自己的激情,即便历经失败,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这种品质就叫做坚毅。”
一个完善的人,需要培养个人责任感、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
需要培养智商,包括学习能力、考试能力、研究能力;
培养情商,被人信任,善于分享,乐于助人;
培养逆商,他们面对困难、挫折、失败,不气馁、不放弃、自我鼓励。
而父母需要做到的是:真爱,不是溺爱;尊敬,不是害怕;规矩,不是打骂;鼓励,不是讽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