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棁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
唯物辩证法简释:
1.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棁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揣”,篆文=入(进入腋下夹角或衣襟内里)+手(手伸入胸口及腋下)+耑(衣襟或胸部很宽的衣服),字形像手伸入腋窝与胸口位置,造字本义:用手伸入胸部衣服(衣襟)内验证东西是否夹藏妥当。引申为分析、度量。动词:用手仔细地度量,估算chuǎi。作动词,又引申指用手臂夹,夹藏读chuāi。《说文》:揣,量也。
“棁”.,甲骨文缺,棁zhuō,篆文=木(木材)+兑(短小,尖锐),造字本义:梁上短柱(起加固作用)。作名词,也指木杖。又引申指加固。《说文》:棁,木杖也。
事物持续发展到盈满后便开始衰落,不如顺其势辞旧迎新;怀揣收藏并加强守护,是保不久的;堆满堂屋的金玉,是守不住的。也就是说,
事物持续发展到最高(强)阶段后便开始走下坡路,由旺盛走向衰落,不如顺势而为,自觉结束这个过程,从而进入新阶段的开始。事物是不断变化的,珍藏于怀中努力夹紧,即便像用短柱牢牢护紧大梁一样也无济于事,也是不能长久保留的。钱财是流动的,满屋的金银玉珠也是守不住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克服片面的静止的主观性思维,从而顺应大自然的客观规律。
2.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富”,甲骨文缺,金文=宀(房屋)+(酉,装酒、油、钱宝的坛子)造字本义:家境宽裕殷实,有房有粮有酒有钱。远古时代粮食匮乏,酒品稀有,更别提有钱币珍宝了,家中有房有酒有粮是生活宽裕的标志。篆文将金文字形中酒坛形状写成"畐"。作形容词,引申指家境宽裕,物资丰厚,也引申为充满、充实、充裕。又指姓氏,也作名词,引申为财产,资源等义。《说文》:富,备也。一曰厚也。9.骄甲骨文缺(上图),乔,表示高大。骄,金文=(马)+(乔,高大),造字本义:马特别高大雄壮。篆文承续金文字形。引申指特别出众的,作形容词,也引申指不服气的、傲气的、傲慢的、无礼的、狂野的、猛烈的。又指奔驰的马不受控制,引申为放纵的、目中无人的、自高自大的、脱离群众的等义。《说文》:骄,马高六尺为骄。
富贵产生的骄逸,是必然自生灾祸的。换言之,富贵是流动的,也是一把双刃剑,自以为天生富贵,便骄横跋扈、骄奢淫逸,作威作福,那么罪过与凶险必然降临到自己头上。
事物是发展的,是由弱到强再由强到衰的不断向前运动的,事物发展到最高级的阶段便开始走向衰落。这是无法主观控制的,也是无法主观制止的,必须遵循其发展的客观规律。事物是不断变化的,世界上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事物,任何事物都不会停留在原地,静止是相对而言的,生命是短暂的,客观实在中是没有无限长久的生命的。货币是具有流动性的,财富也是流动的,财富在琉动中不断的增加或者减少,货币的流动性是客观存在的,不能用机械的静止的观点看待物质财富的不断发展,要树立全面的发的展的对立统一的观点来不断积累物质财富。财富与权力也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财富与权力不是天生的更不是世袭的,财富与权力本质上来自于人民,是属于人民的,是属于占绝大多数的平民百姓的。财富与权力是在为人民服务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一且脱离了人民群众,一切财富与权力皆化为乌有。
3. 功遂身退,天之道。
“遂”,甲骨文缺,“遂”金文=彳(运动)+谷粒(种子,结果)+手(获得)+止(停止),表示在事物的运动过程中,目的已经完成,此阶段就此结束。造字本义:运动的阶段性结束。作动词,引申指行往、前进。又引申指举荐,也引申指完成、顺利地完成、完全、成功、已成、终了、称心如意、通达、顺应、符合、顺从、通畅。后引指坠落、竟然、尽、完全、、久、道路、田间小水道等义。《说文解字》:达也,进也,成也,安也,止也,往也,从志也。
“退”,甲骨文=门(屋内的门)+止(脚,表示往回走),字形寓意往家里回撤,造字本义:往回走。金文将甲骨文加"彳"(行走)、加"止"(脚),强调运动。籀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作动词,引申为撤消,撤回,又指回还,也指下降、回落。《说文》:退,却也。
大功告成,便激流勇退,这就是天道。所以,建功立业,当大功告成时,就要从这个顶峰阶段自觉退下来,不贪恋权力和财富,也不图名誉,自觉从名利与权势的巅峰上退出。这样,才符合天道。其实,深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者很容易就会发现:中国上古时代的另一部旷世奇书的重要论述一一《周易》中的“既济”与“未济”两卦与《道德经》第九章是惊人的相似。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事物发展所体现的最普遍的客观规律。大功告成,便激流勇退。终点便是起点,为人民服务是无止境的,这就是天之道,也就是自然规律。
(郑裕波 校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