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内部类的生命周期

作者: android_cyw | 来源:发表于2017-06-29 16:27 被阅读142次

最近在研究内存泄漏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一个问题:我们通过Builder这种构建者的方式(这个Builder是个静态内部类)去构建一个参数对象是否会引发内存泄漏的风险(即静态内部类的生命周期是怎样的)?核心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ImageLoader {

    private Context context;

    public ImageLoader(Builder builder) {
        this.context = builder.context;
    }

    public Context getContext() {
        return context;
    }
    

    public static class Builder {
    
        private Context context;

        public Builder with(Context context) {
            this.context = context;
            return this;
        }

        public ImageLoader build() {
            return new ImageLoader(this);
        }

    }
}

  • 类似android中Dialog的创建,也是内部维护了一个静态内部类Builder,通过实例化Buidler对象去设置各种参数,最后通过build方法去实例化ImageLoader。不知道大家会不会跟我一样,会这么想:

1.静态内部类应该是一开始就创建了并且会一直存在内存中

2.所有的外部类实例共享这个静态内部类

3.静态会不会造成我的上下文(假设传递过来的是activity对象)泄漏

带着这些疑问,我做了如下的改动:

public class ImageLoader {

    private Context context;

    static {
        Log.e("cyw", "ImageLoader静态代码块");
    }

    public ImageLoader(){
        Log.e("cyw", "ImageLoader构造方法");
    }

    public ImageLoader(Builder builder) {
        this.context = builder.context;
    }

    public Context getContext() {
        return context;
    }
    

    public static class Builder {
    
        private Context context;

        static {
            Log.e("cyw", "Builder静态代码块");
        }
        
        public Builder(){
            Log.e("cyw", "Builder构造方法");
        }


        public Builder with(Context context) {
            this.context = context;
            return this;
        }

        public ImageLoader build() {
            return new ImageLoader(this);
        }

    }
}

  • 可以看到,我在外部类和内部类中分别加上了无参构造方法和静态代码块,并输出相关日志,最后,我在主函数中实例化了外部类观察日志输出:
日志.png
  • 通过日志,我们可以看到,静态内部类并没有实例化也没有执行它的静态代码块,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第一个结论:静态内部类并不是一开始就创建的!它与静态成员不一样,并不能直接通过外部类名.内部类名的方式就可以直接访问并得到它的对象,通俗一点来说就是:静态内部类跟正常的一个外部类一样,它需要创建才能有!
  • 既然得出了上面的结论,那么第二个问题也是一样的道理,就是说:静态内部类并不会依赖于任何一个外部类实例,它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被系统回收!所以这里自然也解答了第三个问题,并不会造成内存泄漏!
  • 所以,静态内部类对象的生命跟普通的对象一样,生命开始于开发者创建它,结束于系统回收它!
  • 最重要的一点:前面说不会造成内存泄漏的前提是传过来的对象(如context)没有被静态引用,也就是说Builder的context用静态修饰而又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内存泄漏!切记!

相关文章

  • 关于Android的内存泄漏

    关于Android的内存泄漏 知识补充: <1.静态内部类和外部类生命周期区别: 生命周期:静态内部类随着外部类的...

  • Android小知识-非静态内部类导致内存泄露

    非静态内部类(包括匿名内部类)默认就会持有外部类的引用,当非静态内部类对象的生命周期比外部类对象的生命周期长时,就...

  • Java学习——内部类

    内部类 一,成员内部类(包括静态内部类和非静态内部类) 非静态内部类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成员,反之则不行 非静态内...

  • 类的编译期与运行期

    非静态内部类 非静态内部类到底可以有静态属性吗? static成员变量,或者static final常量 非静态内...

  • Java 内部类

    内部类包括成员内部类、方法内部类、*静态内部类、匿名内部类*。 内部类的作用 由于内部类的实现和外部类没有关系,内...

  • 避免OOM

    生命周期比Activity长的类不要强引用Activity。1、内部类使用static,因为非静态内部类会持有对外...

  • Java基础内部类与Static,final

    成员内部类,局部内部类,匿名内部类 非 静态成员内部类 非 静态成员内部类反编译class 静态内部类 静态内部类...

  • Kotlin笔记

    静态内部类与内部类 kotlin 默认是静态内部类 静态内部类 内部类,持有外部的状态

  • Java自学-接口与继承 内部类

    Java 内部类 内部类分为四种: 非静态内部类静态内部类匿名类本地类 步骤 1 : 非静态内部类 非静态内部类 ...

  • 关于静态内部类

    静态内部类与非静态内部类的区别 非静态内部类会隐式持有外部类的引用,可能引起内存泄漏。 静态内部类只能调用外部类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静态内部类的生命周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ozm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