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江 图/网络

信步登山隘,
穷目扫峰峦。
夕阳翻越葱岭,
斜影跨河川。
遥想惊雷四起,
搅乱旌旄城阙,
飞将下阴山。
欲看英雄迹,
须访雁门关。
丈夫征,
扑风烈,
踏冰寒。
烽烟动地,
尘卷铁马破楼兰。
落日长天远望,
莫道前程艰苦,
谈笑旅人还。
但蓄凌云志,
奋起复何难!


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勾注山),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头关合称为“外三关”。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曾进行军事改革,胡服骑射,大败林胡、楼烦的入侵,建立了云中、雁门、代郡。后来,名将李牧奉命常驻雁门,防备匈奴。史载赵军“大破匈奴十余万骑。”其后十余年,匈奴不敢寇赵。后人称李牧为“奇才”,并在雁门关建“靖边寺”,纪念其戍边保民的战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遣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从雁门出塞,“北击胡,悉收河南之地”(即河套地区),把匈奴赶到阴山以北,并且修筑了万里长城。
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都曾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多次大败匈奴,立下汗马功劳。“猿臂将军”李广在做代郡、雁门、云中太守时,先后与匈奴交战数十次,被匈奴称为“飞将军”。
北宋初期,雁门关一带是宋辽(契丹)激烈争夺的战场。爱国将领杨业(又称杨继业)及其他杨家将士都曾在这里大显身手,为国立功。
1937年10月18日,八路军一二零师七一六团挺进雁门关大同公路附近,在此伏击了日军汽车运输队,一举摧毁日军汽车四百余辆,赢得了震惊中外的抗日大捷。(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