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卜筮之书,而着眼点却不在卜筮,而在它内部所蕴藏的思想。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
《周易》一书的精华所在在于思想,而思想则要寓于六十四卦的结构之中。这一思想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周易》作者事实上是利用六十四卦结构来反映他的世界观,而用为首的乾坤两卦代表天地。乾坤之前是太极。乾坤是天地,其余诸卦则是天地所产生的万物。乾坤两卦既然是生万物的天地,同时又是在天地万物当中一个独立的环节。总起来说,是天地生万物,分开来说则是天资始而地资生。在天地生万物的构想当中,乾坤又是一个独立的环节。天地生万物卜筮一次完成的,而是天地不停吨的运行,万物在不断地出生。六十四卦是乾坤作为天地所产生的万物,六十四卦的形成是由乾坤两卦的变化发展而成,而这个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六十四卦作为天地生万物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若干环节和各个环节之间的递嬗规律,最后两卦既济、未济。既济说几乎息,未济说没有息,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说卦从乾坤到既济未济,只是完成一个大的发展阶段。变化发展并没有终止,而且也不可能终止,因为时间是无限的,空间是无限的,物质运动也是永远不会停止的。
乾阳物也,坤阴物也。乾坤是一对矛盾。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是说六十四卦之刚柔,卜筮别的,是由于乾坤二卦内部的矛盾和斗争所产生的结果。
得意忘象,得象忘言。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重画以尽情,而画可忘也。是故触类可为其象,合义可为其征。义苟在健,何必马乎?类苟在顺,何必牛乎?爻苟合顺,何必坤为牛;义苟应健,何必乾乃为马。
心知其意,而不只是滑口读过。
蓍的创造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为前提调价。所谓“明于天之道”,就是了解自然;“察于民之故”就是了解社会。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天之道曰阴与阳,地之道曰柔与刚,人之道曰仁与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