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僧的人设,很多读者对唐僧很失望:无能、懦弱,甚至认为他好坏不分。其实如果你了解作者设定好的情节,就完全可以理解唐僧。这里有三个问题:
1,金蝉子被贬下凡,经过十世轮回成了唐僧,原因是无心听佛讲。而无心听佛讲的原因找到了吗?如来解决了吗?
2,唐僧对猪八戒是溺爱吗?
3,唐僧与孙悟空的矛盾解决了吗?
关于第一个问题:
唐僧其实是一个悲剧人物。他原本是金蝉子,是一个有家室的人,妻子的背叛让他蒙羞,让他含恨出家。即使如来的佛法也不能让他走出痛苦的心灵,金蝉子并不是一个天生喜欢做和尚的人。
金蝉子人品如何?原著第12回已经有交代:明智金禅。这是观音对他的评定。说明金蝉子原本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如来是不是很没有面子?堂堂的二弟子竞然不用心听课,而且还抵制他,轻慢佛法。
这真是笑掉大牙!
如来有没有教导金蝉子?看来教导的作用不大,否则如来就不会把他贬到人间做了三百年的和尚。
一个原本不想做和尚的人,却在人间做了三百年的和尚,最后成了去西天取经的唐僧。你说唐僧是不是一个悲剧人物。唐僧内心的痛苦不是常人所能理解的。
唐僧回到灵山会恢复金蝉子的记忆,如果如来不解决当初金蝉子无心听佛讲的原因,就没有办法留住唐僧。
金蝉子当初虽然出家而又无心听如来讲课的真正原因,就是怀疑自己的情侣金鼻白毛老鼠精背叛了他,却又没有找到证据。如来有没有解决?当然解决了。原著第83回最后一句话:割断丝萝干金海,打开玉锁出樊笼。
在如来的帮助下,唐僧终于抛下尘缘,坚定地走向了成佛之路。
唐僧在老鼠精面前的表现,可以说是不堪入目,让人怀疑他是不是一个高僧、圣僧。但是当你知道了唐僧和老鼠精前世的缘分,你就能理解他了,也能明白他内心的痛苦:最爱的人,竞然是自己最恨的人。
关于第二个问题:
唐僧之所以容忍猪八戒,是因为猪八戒经常闹辞职。对待这种员工,唐僧没有办法,对他不好,他可能真的会走。因为猪八戒力气大,负责挑担,这种苦差事只有这头猪愿意干,唐僧需要他。
但是,当猪八戒已经没有机会走的时候,唐僧终于爆发了。在第96回,当猪八戒发牢骚时,唐僧终于开骂了:
三藏骂道:“泼孽畜,又来报怨了!常言道,长安虽好,不是久恋之家。待我们有缘拜了佛祖,取得真经,那时回转大唐,奏过主公,将那御厨里饭,凭你吃上几年,胀死你这孽畜,教你做个饱鬼!”那呆子吓吓的暗笑,不敢复言。
唐僧用非常恶毒的语言辱骂了猪八戒,算是对之前猪八戒对他不敬的报复,也是一种警告。这次猪八戒不敢再说散伙的话了,因为已经到了灵山脚下。所以说,唐僧并不是不分好歹,而是识时务。
关于第三个问题:
唐僧对孙悟空是有意见的,读过小说的都知道。
真假美猴王时,唐僧对孙悟空非常不满,就算取经失败,也要赶走孙悟空。最后在观音的威胁下,唐僧接受了现实。唐僧赶走孙悟空的原因,是被他牵着鼻子走,到处入坑,还莫名其妙地和西梁国女王结了婚。
但是唐僧真的就这样对孙悟空和解吗?这不合常理,不符合人性,也不能体现这部作品的伟大。再看第81回:
”三藏道:“我如今起坐不得,怎么上马?但只误了路啊!”行者道:“师父说那里话!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等与你做徒弟,就是儿子一般。又说道,养儿不用阿金溺银,只是见景生情便好。你既身子不快,说甚么误了行程,便宁耐几日何妨!”
要知道,孙悟空之前多次拿唐僧和老鼠精开男女关系的玩笑,深深刺痛了唐僧的心,唐僧对孙悟空的厌恶到了极点。在镇海禅林寺里,唐僧甚至当着和尚的面,骂孙悟空是“不是人生父母养的”这种恶毒的话。
当唐僧生病时,孙悟空说出了这句感人肺腑的话,让唐僧终于明白孙悟空的真心。他知道了,实际上孙悟空是尊重他的,只是猴头喜欢捉弄人,有些事情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种真实的人性,在西游记这部小说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