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自我——弗洛伊德怎么看?】
聊心理学,谈“自我”就得提到弗洛伊德和他的“人格发展理论”。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90763/5be01b125ab32eb0.png)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发展,因为性快感中心的变动,而分为五个阶段,分别被翻译为: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也被传为俄狄浦斯期)、潜伏期、生殖期。因此,也被称为性心理发展阶段论。
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估计即使是对心理学完全不懂的人都可以了解一二。
本篇只提到两部分。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90763/e8e7a8695a607b15.png)
一部分:自由联想的小尝试
精神分析里头,有这种“玩法”——自由联想。
从某个地方,比如说,拿出一个词语,由人进行自我联想,关注你第一时间联想到的,然后由你的联想你又想到了什么?下一环,你想到了什么?………………
这里再提到弗洛伊德,对心理学有点儿了解的人,能想到的和他最紧密词,估计就是“性”了。
这里,不妨试试?
看到“性”的第一时间,你有何联想?尝试觉察,无需告知他人。
如果你感觉不适,可停止。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90763/dc03324e12debec1.png)
二部分:成长和发展,永恒的主题
我们这一辈子,就是不断成长和发展的一生。
万物持续变化,我们也在发展和成长,这是一条无从回头的路。
物质世界,发展不息,变化不止,但人的心灵却未必跟上了身体。
拿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类比,会更容易理解。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90763/726a7becf73385d3.png)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其实分层次,当人的低层次需求尚未得到满足,人困于满足低层次需求而无暇去追求高层次需求。
试想,当一个人连最基本的安全需求都得不到满足,活在战乱区,随时担忧自己会失去生命,你不能指望这人会立马有啥特别高雅的精神追求。
人从出生,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身体功能健全的成人。
而有些人身体在不断成长,心灵却停滞了好多年。
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有一种原因,是:过去的某些需求未得到满足,虽然人已经过了那个阶段,心里却还停留在过去需求未被满足的那个阶段,想要填补过去的空洞。
如果做不到通过学习和觉察来认识自己,只凭情绪和本能的感觉行动,往往会变成刻舟求剑。
人生之船已经行了不知到多少里,船上的人却对那把剑念念不忘,试图从船现在的位置下水找剑。
这也是不少不幸和痛苦的缘由。
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需求,有时候人会发现,自己现在已经不是过去那个无力的“我”,而且现在的自己有更好更有效的办法满足自己的需求,疗愈了过去的缺失,配合觉察和学习,人自然也就自然成长了。
以上,仅为个人阶段有感,若有疏漏,欢迎大家指正。
(阅读 得到专栏——武志红心理课有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