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师,我常常思考:除了追求升学率,我还能教给孩子们什么?
我在中国的乡村教书,这里物质不丰富,留守儿童多,多数留守儿童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专注力不足、作业无法按时完成、行动缓慢、无法坚持做完一件事……这是乡村教育共同的难题。 难道乡村的家庭不重视孩子教育?不是,每个家庭都重视教育,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是至宝,每个人都知道“现在培养好后代,以后就能安享晚年”,反之则无法安度晚年。
但是,很多乡村家庭不具备“从正真意义上教育孩子”的条件。例如只会简单粗暴的以“批评”为“教育”,每一次孩子做错事后被严厉批评、严厉惩罚时,他们会产生抵触情绪,而我们往往只看到他们的抵触情绪因而更加愤怒,却常不分析抵触情绪是如何产生的:
A:因“犯错”而被惩罚,心里产生“被落井下石”的感觉。
分析:大部分孩子在“犯错”的过程中并未意识到自己是在“犯错”。当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错了,和任何大人一样,一开始是愧疚的,紧接着是恐慌——因为马上就有一大堆批评和惩罚等着他。
对策:时刻牢记“不知者不罪”,仔细分析“不小心犯错”即“失误”的原因,把恐慌引导回归为“愧疚”,再让其带着愧疚去自我反省。
新问题:那到底需不需要惩罚呢?
答案是肯定的。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健全的、脆弱的教育,但惩罚不是体罚、不是语言暴力,“惩罚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中的不良思想品德或思想品德上的退步表现给予否定评价,是学生克服和改正不良品德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惩罚应是在关爱的前提下对儿童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矫正的强制措施。
简单粗暴的“批评教育”如体罚(打)、言语暴力(骂)是残忍的,是对孩子自尊心的摧毁,是人格侮辱。
因此,当我们义正言辞地以为是在教育时,在孩子心中只会认为我们是在“落井下石”!
实例:课间,同学纷纷告状小李(小学二年级)把同学的手折断了。班主任赶往教室一看,果然小贝瘫着左手大哭,班主任马上通知双方父母,同事送校医初步检查完,经查手肘脱臼。处理小贝的伤时,小贝妈妈冲着小李及其父母大声叫骂;脱臼处理好后,班主任对小李做了一系列义愤填膺的批评并安抚小贝妈妈的情绪。此间,小贝妈得理不饶人,小李妈自觉理亏也大骂儿子不争气。
这里请注意小李在“接受批评”过程中的情绪变化:愧疚<惊恐<反感<厌恶<愤怒。
最后,办公室里的批评教育结束于小李的摔门而去。教师又转而抱怨其家长。当然,小李回家后又遭了父母一顿打。
请大家回顾自身日常生活:这样的教育是否常出现?这样教育的反结果是不是常见?
这就是无效的且残忍的“惩罚”,这种惩罚达不到教育目的,甚至带来负面情绪。
在“惩罚”之前,作为教育者(家长和老师)要反观自己的情绪是愤怒的还是关爱?
如果是愤怒的,你一时丧失了理性,你的批评你的惩罚只是为了宣泄自己的心情,我们对这种批评、惩罚说“不”!
别忘记惩罚是在“关爱”的前提下进行的。关爱就要求教育者冷静,不能以“教育的名义”宣泄自己愤怒的心情,这也是教育反对体罚的根本原因。
试行真正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惩罚:
真正的惩罚是及时地用坚定的态度告诉他“这是错的”,再给他们为自己申诉的时间,然后分析错的缘由,然后让他自己选择——目前情况已经发生,如何处理才好?
如小李与小贝的情况,教师与家长首先犯的第一个错误——没有学会“冷静下来,用心聆听”。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小贝的手被小李拉脱臼,肯定双方发生了什么事,但是无论老师家长都不问青红皂白,甚至不给他俩开口的机会,只看结果不听过程,全凭自己一腔怒火借着“教育”的名义把泄愤当成“批评教育”,把打骂作为“惩罚”。所以与教育目的背道而驰。
第二天同学们又跟我告状,我小李一次倾诉的机会,他说出一开始是在玩“追赶”,追着追着,抓到小贝,小贝摔倒就“断手”了。
原来是场无意的意外,我老师希望可以小事化了,所以采取了“否定行为——倾听心声——分析对错——设法走进孩子内心——选择做法”的手段,使得小李和小贝二人主动地互相道歉,甚至小贝还为小贝妈的大骂而道歉。
如果懂得“批评惩罚”的前提是“关爱”,学会“冷静下来,用心倾听”就不会伤害了两个孩子!
我认为惩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消除不良习惯,更是为了让孩子形成“自我批评”、“自我反省”的认知系统。
B:孩子误以为“犯错”是表现,被反对时很不满或一脸不屑,所以我们反复严厉地批评,而孩子对这种的批评产生了“免疫力”。
我们的错误:认为这样的孩子是屡教不改,目中无人、麻木不仁。
案例:小明上课无法控制自己不说悄悄话、不做小动作。教师一节课点名十几回都无效果。思想工作也常做,打也常打,骂也常骂,就是一点都不见效果,父母、老师都措手无策。
分析:这类孩子大多课程跟不上,成绩后进,课堂上提不起精神来。
批评的错误:把他视为“另类”,对于他的不佳表现过于刻意地、频繁地指责。甚至升级为教师和家长共同批评、共同惩罚。
正确认识:教育是为帮助孩子们完善行为习惯,为以后的生活做准备的。当批评、惩罚已达不到“消除不良行为”的教育目的,我们就要思考:批评的方法是否错了?是否该改个教育方向呢?如果改批评惩罚为“帮助孩子找出解决不良行为习惯的办法”呢?
对策:1“制造表扬”。在学校课堂中放宽他的课堂要求,给他设定符合其水平的简单问题,故意请他回答,寻找机会让他表现,制造表扬他的机会。2以善意的语言提醒“如何做会更好”。3“树立自我形象”。心理暗示法,和他谈笑,想象出一个形象高大上的他,这个形象有各方面的优点,例如:这样的你能管住自己的嘴巴、管制自己的脑袋,这样的你太了不起了……
我常常思考:乡村教育后进生那么多,教得再苦再累,比得过深圳吗?比得过广州吗?上海?北京?
后来我找到了教育的本质:关爱。
乡村的教育更需要关爱,关爱每个孩子,关爱每个孩子的家庭教育背景。关爱,仅此而已。有艺术、有专业知识、有与乡村家庭共同面对难题、一起攻克难题的“关爱”的心。
所以,我想对所有简单粗暴的所谓“教育”说“不”,与大家一起探讨“批评、惩罚也可以如此关爱”!
打骂不是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