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中国,上大学成为每一个学生的目标,成为绝大多数学生的必然选项。无论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成绩稍微差一些的学生,学生及学生家长都是要立志上大学的,哪怕由于成绩不好,只能通过交纳巨额学费,上一所教学科研质量特别差的大学,比如:某些三表院校,“上大学是一定要上的,这辈子不可能变的,花费十几万几十万也要上。”
这就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真实写照。
众所周知,中国高等教育的供给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这更加深了人们上大学的残酷竞争的困境。
然而,我认为很多情况下,这种“必然要上大学”的文化氛围和个人决策并不全然是理性思考的结果。
理性意味着能够根据自身状况,结合自身需求,精明地权衡利弊,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策。尽管绝大多数人的信息知识和理性思考能力是有限的,很多时候,看不了那么远,分析得也不是那么好,但我们还是要尽量去分析,做合理的决策。
为什么要上大学?
1.学历认可,学历认可有利于找工作,因为降低了企业或其它用人单位的筛选难度,降低了个人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有利于职业生涯发展·。
2.人际关系平台,人是社会性动物,离不开社会环境,大学作为一个自上而下组织起来的社会关系网络,轻松而单纯的社交氛围,校友圈子,良好的社交环境,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职业成长。
3.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包括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答疑,授课,互动和探讨。
主要就是这三点。
每一条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上大学并不总是必然的选项。
1.学历认可很难被其他方式替代。这是上大学最根本的优势。
2.人际关系平台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积累。
3.这是大学最没有优势的地方。知识和信息很容易从互联网去获得。答疑,授课,互动和探讨可以通过其他平台获得。
我们还要结合自身情况,
比如:家里贫穷,成绩不好的学生,与其花费巨资去上三表院校,不如学职业教育。不一而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