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思路
日常生活中99%的事都是基于这个思路的不断重复:认知提升→方法论落地→刻意练习。有些事情必须要走通这三个环节,有些则不需要。这三个环节在执行过程中有时还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提升。有了非常明确的思路架构,很多事情的方向更加容易明确。
有时候我会陷入一种不自信的状态,这是因为很多时候自己已经明白的事情会默认其他人也多多少少明白。这也就是所谓的“知识诅咒”:一旦我们知道了某样东西,我们就会很难想象不知道它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这会使得跟别人分享我们的知识变得更加困难,因为我们已经不能重造这种“听众的心境”了。由此,教育、教学法,实在是有其重要之处。
基于此,我想用这样的方式多去表述我的观点,并期待获得更多的交流。
一、标准分立
论点(认知):
这个个人理论应用于对他人的评判。一个人的外在面是由「德行+才识+审美」组成,其中「德行」分为「公德+私德」。这四个部分我们应该彻底将其分别评判标准,互不干涉,而且不能因为某个部分影响到其他部分。
举例(方法论):
①做到「德艺双馨」是个很难的标准,因为德、艺完全是不搭噶的两件事。很多观众会因为某个艺术工作者的作品而对其产生“梦幻的想象”,但进一步靠近后想象破灭。所以,距离作品近一些,距离人远一点。
②很多短视频中教大家如何挑选正确的婚恋对象,其中有一条是“看ta对服务人员的态度,比如对服务员、司机等”。实际上这只是ta「公德」的体现,即使这条表现得非常到位,也并不能说明其「私德」如何。有时ta的「才识」卓绝,是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有时ta「审美」极高,生活趣味满分。但此问题是关注于婚恋对象,故而四个方面中的「私德」才是最重要的。即使ta处处礼貌、才识高绝、有趣幽默,但私德不修,对另一半毫无付出意识,劈腿PC,也实该一票否决。具体应该看私德的哪些角度,篇幅原因,按下不表。
二、向前一步
这简单的四个字既是认知,也是方法论,更需要大量的刻意练习。
《LEAN IN》同名书是关于女性主义的,很棒的书,建议大家看一看。关于女性主义适用的场景我暂时不说了,说点普遍适用的。
面对很多场景,绝大部分人不行动不是因为有「害怕恐惧」的心态,而是单纯没有「主动」的能动性。有时感觉自己身为陌生人进入一个场域,不管这个场域是现实还是认知上的,都会因为陌生而感觉不适。但有时只需要「向前一步」就能变成局内人,起码与不行动的人相比你已经更像一个局内人了。
面对很多站在「门口」的场景,只需要「向前一步」,只需要努力坐到桌前。没有行动的能动性,就让「向前一步」这四个字作为动力。能够真正有所收获的人都是认真投入游戏的人。所以努力坐在桌前,加入每一场游戏吧,与大家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