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孙易新《思维导图应用宝典》——读书笔记(1)

孙易新《思维导图应用宝典》——读书笔记(1)

作者: 杨博玺思维训练成长记录 | 来源:发表于2018-09-12 09:01 被阅读126次

我读过东尼博赞先生的思维导图丛书,也读过其他人写的思维导图书籍,明白了这个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博赞先生的书中反复强调这个工具的好,可能作为理科生我希望有一些理论基础做铺垫,了解思维导图的源起,理论来源及研究现状,才能够真正的信服这个工具,要不就会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觉。

那天翻看了这本孙易新老师的《思维导图应用宝典》,此书堪称全世界第一版深入探讨思维导图理论的专业书籍,或许这本书能够真正的领悟到思维导图的“法”。

阅读了第四章语意学,内容有一些晦涩,耐着性子去读,还是可以理解的。

下面是对第四章语意学的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认知活动是大脑重要的信息处理过程,包含信息的获取、表征化、转化成知识、知识的分类检索与记忆、知识的推理及运用、知识创造等心理过程。

从语言学角度来看,认知的过程包括语意的记忆、运用于推导、从而获得正确的语意解释。东尼博赞思维导图源于一般语意学,下面从语意学的角度探讨思维导图法的运用原则。

1、语言的思维与思绪联想

从思维导图的扩散性思维而言,其联想的逻辑结构有水平思考的“思绪绽放”,有垂直思考的“思绪飞扬”,这两种类型与心理语言学的奠基人冯特做的一个实验相关,这个实验是关于语言联想测验,把一个词的从属词和并列词找出来,从属词就是垂直思考的思绪飞扬,并列词是水平思考的思绪绽放。

2、语言的规则与句子的组成

近代语意理论与重要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语言的表达中,必备的应该有名词动词以及可有可无的副词形容词和副词组成。在思维导图的结构中,关键词的运用原则是以名词为主,动词次之,再加上必要的形容词副词和数量词。

3、语法原则

关键词的排列顺序要概括准确,而且还要考虑描绘的准确性,要合乎正确的语法规则,否则造成错误的理解,日后看不懂思维导图所要表达的内容。

4、语意结构

思维导图是由“主要树形”的主词、动词或者受词组成,其内容要以精简为原则。

5、内涵与外延

内涵是事物归属的类,外延是事物构成的所有的类。

6、语意网络架构

语意网络是指代表具体或者抽象概念的节点,以及指出概念之间关系的连接线组成。在思维导图的结构化放射性思考模式中,特别是信息分类的时候,同一个阶层必须具有相同的逻辑或者属性。

总结:思维导图法运用规则

思维导图的缘起与结构与语意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思维导图所呈现的内容也包括了语意的知识及语法的知识。

从语意学看思维导图的运用原则为,关键词为名词和动词为主,形容词副词为辅。

从语法的角度思维导图展开的树状结构组织图必须考虑

概括准确性与描绘准确性来构建合乎语法的词语排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孙易新《思维导图应用宝典》——读书笔记(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du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