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胆小的孩子,通常都是被吓出来的

胆小的孩子,通常都是被吓出来的

作者: 帆姐说家教 | 来源:发表于2019-05-18 20:40 被阅读0次

    前几天放学的时候,我去学校接孩子,正巧碰到一位奶奶也带着家里的二宝在门口接孩子。二宝有些调皮,不太能安静地听奶奶的话,奶奶为了让孩子安稳下来,对孩子说:“你再调皮,大灰狼就会把你叼走的,我马上就让大灰狼来抓你。”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当时都惊呆了,虽然这样的话很耳熟,家长们常常通过这种“吓唬”能够快速制止孩子的行为,也确实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可是这句话背后带给孩子的是什么,大家想过吗?

    我经常接到一些家长的咨询,反映自己的孩子胆子特别小。通常我会问他们几个问题:一,在孩子小的时候是否对他说过吓唬他的话?二,是否有过把他关在小黑屋或者门外的经历?三,是否在生气的时候对孩子说过不要他了这样的话?一般情况下,这些家长给我的答案都是肯定的,这也就意味着,以上三点,他们不只其中一点或一次地对自己的孩子做过类似的行为。

    1920年,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和同事找来了9个月大的宝宝艾伯特进行心理实验,宝宝的妈妈可以每天得到1美元的报酬。在实验前,实验人员让宝宝触摸毛茸茸的小动物和棉絮等一些有毛的小东西,宝宝完全没有恐惧。到宝宝11个月大时,实验真正开始。在实验室里,研究人员让宝宝抚摸一只小白鼠,抚摸毛茸茸的小东西是所有小孩儿喜欢的事情,艾伯特也不例外。但是有一天,当宝宝艾伯特正在抚摸小白鼠时,突然听到研究人员通过敲打铁棒制造出来巨大的响声,孩子被吓哭。随后每次宝宝抚摸小白鼠时,就能听到可怕的巨响,到后来宝宝由于过度惊吓而哭到近乎昏迷。后来艾伯特只要一见到白鼠就恐惧尖叫。没多久,实验人员发现孩子对类似的东西也产生恐惧,比如毛茸茸的兔子、狗狗、毛皮大衣,甚至是长着胡须的圣诞老人。最终,孩子在6岁那年去世。

    这个心理学实验,被公认为心理学史上最让人愤怒的实验。但这个实验,也给我们这些养育孩子的父母一个警醒:如果你爱孩子,别吓孩子!孩子胆小,往往表现在怯懦、遇事慌乱、没有主见,而且也有可能会患上精神类的疾病,如,口吃、智力低下等。而这些基本上是由于经常受到惊吓所致。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安全感是保证他们健康成长的第一心理要素,但家长们总是用这样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只会让孩子终日生活在恐惧和担忧之中。不仅如此,经常被恐吓的孩子日后的反应也会比一般的孩子要迟钝,因为他们会因害怕而不敢动、不敢想、不敢做,久而久之,会容易导致思维僵化、行为呆板。另外,“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这样的话,虽然只是父母吓唬孩子,但是孩子却会信以为真,引发他们随时都会被父母遗弃的感觉,还会对自我产生严重的否定感,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

    同时,由于缺失安全感,这样的孩子更容易在心理上产生自卑,害怕与人交往,害怕接触新事物。这种自卑感,我在前文提到过,会让孩子缺乏勇气,最终一事无成。还有很多小时候经常被恐吓的孩子,成年后很容易过早地远离家庭,这些都是值得父母反思的。

    请停止对孩子的威胁与恐吓吧,即使这些手段现在看起来很奏效,但也不能随意用在孩子身上。毕竟吓唬只会带来害怕,并不能真正地让孩子明白事情的道理。有时候仔细想想,是孩子越来越难带,还是我们的父母越来越没有耐心了呢?或者,是我们自己没有学习更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胆小的孩子,通常都是被吓出来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hx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