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453432/82c8a3a41fc04fca.jpg)
读《我们需要全面的教育》这一章 ,就回归到上一世纪60年代的美国,回到一个只提学校教育,不提政治目标的时代。
一个曾过分期待学校扮演很多角色并把学校视作民族强盛的关键的国家突然间底作出教育方向上的改变,看来是不合情理的。我们对学校的期望是理想化的,庞大的综合了不同人对学校教育的各种需求。这是学校面临的问题之一。人总是对学校有太多的期望。 现实中,教育目标和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可以总结出学校四大目标领域,他们分别是1,智能教育2, 职业教育目标3, 社会与公民教育目标4,个人发展目标。这些目标对于家长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谈到教育,似乎大多数的家长都希望孩子受到全面的教育,由此我个人也相信,许多政策制定者都错误的理解了家长对学校的期望,并用这种错误的理解而采取了过激的行为。
在当时的美国,由家庭教会和学校组成的一种相互关联的教育机制。影响着美国当下的生活,而在这三种教育机构中,学校是最为次要的。也正是如此在当时写作和阅读两门课程成为当时最重要的课程之一,有足够的人学会了阅读,这就产生了对读物的需求。可以说当时的新闻界协同引发了美国的革命。
前一阶段,我希望我和我的同仁们一起搞一个阅读遇见未来,表达成就人生的一个课题选择。这个命题就是因为基于我对阅读的再次理解。在我们培养每个学生个性的过程中,也希望他们能够遵从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建立一个理想的平衡状态。尤其是当下电媒体记进入愈发具有凝聚力的年轻群体的生活,成为他们兴趣所在,源源不断的提供了他们的生活偶像,迎合着他们的生活品位,影响着他们的消费和阅读习惯,甚至阻断了她和亲情之间的交流,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能把他们从电子化时代转入,或者引领回原来正常的生活状态中来。每个独立的教育机构都应该置身于复杂的教育机构和组织的大系统之中。,为了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健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职履责,共同协调,这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内容。
约翰杜威的观点是:“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公民,培养工人、父亲和母亲,而是要最终培养获得圆满生活的人。”这和我们当下的培养完整的人以及核心素养是一致的。我们要考虑来自于不同经济区域以及宗族和宗教背景下的学生,他们所能受到的教育程度,更应该思考的是平等和质量是学校教育的关键。而这种思考就决定了在今后中学教育对话政策与实践过程中的一个框架和底线。作为我们教育机构来讲,必须每个人都应该非常清楚了解我们学校的使命,必须建立一个完全能够支撑现代学校去机构的相似的一种联盟,并使这种联盟能支持学校的发展和学校服务的内容。
泰勒建议这种目标应当以可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又可以使他们掌握以自己学习最为相关的知识体系,学到重要的相关的人类经验。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各地能够完全执行的并不多,通常被遗忘的目标是对多种文化的理解与鉴赏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我们这个非常复杂相互依存的世界里,精神健康与更大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非常紧密的相关者。我们如何面对本质互相冲突的价值体系,模棱两可的道德和精神信仰的种种困惑,在社会中能够立当下。
我们已经创造了一个不再需要每个人都必须掌握一个共同信息体系的社会,满足未来需要的唯一希望是培养能够为自己的需要承担责任的人,学校应该帮助每一个孩子,为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和无法预见的需求做好准备,在种种需求之间成就一生连续教育应该是共同的期望。也许这些教育目标或类似的目标,在各种的文献以及愿望中都有很多,但是我们不是没有学校的教育目标,而是需要我们对这些目标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具有实现这种目标的责任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5453432/aed170b8005a630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453432/95ce539ba314740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453432/162854be9d374d2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