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听了一土学校的创办者李一诺老师在混沌大学的分享,结合今年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的教育问题,说一下自己的几点感受。
儿子上小学一年级以来,很不幸地被老师归为了差生的一类,在班级学习成绩上也是排名倒数。出现这种情况,心里很焦虑,但也有些出乎我的意外,因为我心目中孩子长期以来对外在的事物存有好奇心,他性格活泼好动,有同理心,喜欢帮助别人,是个小暖男。可在老师眼里就是“上课太不认真了,老是有小动作“,”总是趴着坐,一副懒懒散散的样子“,”下课特别精神,总是小伙伴们打闹,跑得一身的汗回到教室“。就好像一件事情的两面,性格活泼好动就会比较皮,而且上课专注力不够,总想着玩点什么,所以坐没坐相站没站相,一年级的时候老师的诸多种种评价让我心里胆寒和焦虑,连带着对孩子也有很多不满,如果他很调皮并且学习很不认真的时候,我就想让他按我要的方向转变,所以会管教打骂他。
”你这个不对,你应该这样写,哎,这是老师的要求,你好好坐着!“,一年级时每天都是匆匆忙忙地跟踪着他的学习,唯恐被老师投诉。但我发现我的严厉和管教似乎对孩子不太起作用。
儿子上二年级后,情况似乎慢慢地变好了一些,完成作业的主动性增加了,但依然贪玩好动,队列里没有纪律和打闹的人依然有他,上课切橡皮撕纸片的人依然是他。而我依然是个严厉和挑剔的妈妈,管教的重担和追求完满的心态似乎让我更加焦虑。但我知道再按“按压“和”强行管束“的方法对儿子这种性格的孩子是不行的。
国家双减政策的下达,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小学生们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作业简单容易且作业量不多。如果学校放养,家里家长再放养的话,孩子就会不知所措,只是按自己喜欢的自己随处消磨时间就行了。这样下去,也许孩子就真的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了。
有位教育专家说:“同一个班级中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家长们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
这时我意识到我确切需要帮助,我一个人搞不定孩子的教育了。我需要把我的担忧与人分担,他爸爸的肩上的担子够多了,已经加不了什么重量了,于是我找到了几个教会服侍的姐妹,他们也同是为孩子担责的家长,虽然各家的孩子的情况各不相同,但是大家的忧虑是一样的。爸爸妈妈们聚在一起讨论孩子的问题,商量如何让孩子正常走上轨道的方向和方法:
1)大家都认为在孩子还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时,家长是不能松手的。
2)要教会孩子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孩子会学习胜过一切补习班。
3)要养成爱阅读的习惯,最好是爱学习和爱阅读的爸爸妈妈,这样必定能够培养出一个爱阅读的孩子。父母要以身作则,带头阅读,孩子才能发现阅读的乐趣,提高成绩。
4)家长焦虑不行动没有用,要懂得忍和止。既不能一直像个直升机一样在孩子头顶盘旋,也不能什么都不做。首先要识别什么时候停下来,要调节情绪,能觉察孩子当下的需要和自己在情境中的角色。不用过分去关注知识层面的事,家庭环境、整洁度和分类整理的构建,也是好习惯的一部分。
静让花开花不一定开,默默耕耘才会有希望的果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