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会一直孤单,这一辈子都这么孤单。我想我会一直孤单,这样孤单一辈子。”奶茶刘若英在《粉红女郎》中如此唱到。她对师父陈升爱得一往情深,可他已是已婚之夫。她以为她会终身孤独,所幸在41岁时遇得良人,终结了独自漂泊的生活。
孤独是人类的永恒主题,在这世间,没有一个人能够彻底终结另一个人的孤独。但是我们还是很希望有人能够出现在生命中,缓解我们的孤独。人类的生老病死、生殖繁衍都导致亲人和朋友只能陪我们走过一程,于是我们便开启了对永久伴侣的期待,并赋予了爱情种种美好的想象。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人们为了缓解孤独往往夸大了爱情的力量,仿佛爱情是可以治愈一切的良药。然而,人才是自己思想的主导者,过分依赖爱情,便会受其所累。“爱情不是避难所,想进去避难的话,是会被赶出来的。”张爱玲如是说。
我们生活在最好的时代,也生活在最坏的时代。这个时代为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言语自由与财富自由,同时也带来了大量思想垃圾。在无良商家和网络媒体的裹挟下,我们看了太多爱情语录,喝了太多爱情鸡汤。言语的绚烂让人忽略了其背后沉痛的故事。
徐志摩在诗集里写到,“一生至少该有一次 ,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 ,不求有结果 ,不求同行 ,不求曾经拥有 ,甚至不求你爱我 ,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 ,遇到你 。”多少人因为这首诗将徐志摩奉为爱情大师,却很少有人去深究其背后的故事。徐志摩一生追求轰轰烈烈的爱情,在这过程中他伤害了太多无辜的人,他为与林徽因相恋便抛弃了身怀六甲的发妻张幼仪,后又为与已为人妻的陆小曼结合背弃了友人王庚。他也因情感用事,耽误了自己的学术前程。为了讨陆小曼的欢心,为她提供优渥的生活,他穿梭于各大高校赚取讲座费,鲜少有时间花在学术研究上。后来为了赶去参加旧爱林徽因的建筑研讨会,因飞机失事死在了去北平的路上。
叔本华说,“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有些人通过孤独修炼,有些人利用孤独消遣。 如果一段亲密关系不能使我更加热爱生命,那么我愿意独善其身,终身孤独。此生肉身觉醒,独与天地之精神往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