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什么是知识?
那些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
* 什么是临界知识?
像牛顿第二定律F=ma这样能够更广泛,更普遍地指导我们行动的重要而基本的规律,我称为“临界知识”。
我们只有真正理解为什么有些知识比其他知识的影响更有决定性作用,这些知识要在怎样的场景里才能发挥作用,我们才算得上掌握了一项临界知识。也只有我们有能力自己发现和总结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临界知识,才能让这一能力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帮助。
* 第一章 知识管理与认知优势
知识与知识是不一样的,有些知识比其他知识的威力更大。少数的知识能够给我们带来关键的影响,这就是临界知识。
* 在海量信息及时获取时代,我们拼什么?
认知深度
知识管理的核心实际是通过管理知识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
* 如何提升认知深度?
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根据理由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通过深度认知得出结论,往往能解释相似情境中的很多问题。有些结论能够经过更广泛长期的验证,也在更普遍的领域具有知道意义和应用价值,这些结论就是临界知识。掌握临界知识是核心。
* 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学习层次上不去?
我们一直把时间花在想办法提升“技术效率”上,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认知效率”。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不断掌握应对具体工作场景和问题的方式,就是在提升技术效率。在这种模式下,我们遇到每个新问题都要学习新知识。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了解问题本质,了解解决方案的底层规律,能够让我们认清楚问题表象背后的实质,那我们就是在提升认识效率。20%的知识比80%的知识更有用,我们要做的是花80%的时间用在20%的关键问题上。而不是平均地把时间花在各种知识上。
* 到底哪些知识值得学?
必须在一个领域做到极致,对它的认知足够深刻,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话语权。斜杠是提升认知深度的结果,而不是追求多元的结果。想要做到极致,不是只学某个专业知识就够了,也不是这也学学那也学学。而是要学习与解决某一类问题相关的所有核心能力。
需要学习三个级别的课程:1.基础课:执行能力;2.必修课:专业能力;3.通用课:结构能力。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结构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学习上,而不是花在执行能力上。
* 第二章 掌握临界知识的底层思维与方法
对于学习临界知识而言,首先要掌握的是底层思维和方法,其次才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能。
* 跳出低水平勤奋陷阱
通过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网,我们便更够从不同角度和领域对同一个知识进行分析,从而加深我们的理解和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有可能内化知识,形成新行为的暗示。在书中发现临界知识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
当我要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主动去寻找可能会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和书籍,去观察作者用什么样的思路解决问题?在这个方案背后,是否有我熟悉的知识?我还能把这个解决方案的原理,应用在什么领域。
* 掌握临界知识需要具备的两个心态
底层心态之一:绿灯思维:打破习惯性防卫。当遇到别人的反对时,要想我应该怎么用它来帮助自己。面对别人的批评,要分清楚“我”和“我的行为”之间的区别。
底层心态之二:以慢为快:努力的方向是花大力气打通那些知识阻塞,而不是追求看起来花哨的新方法。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其实还是二八原理。以慢为快,是把80%的时间花在20%的重要问题上。
总结:掌握临界知识,首先要在学习新知识时有绿灯思维,而在具体学习时,又要又慢为快的心态,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比如学习掌握临界知识。
* 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底层方法
方法一反思:提升知识掌握的层次。反思的顺序:观察结果-研究原先假设-反思校正假设。放慢思考的速度去思考。提前设定一个期望的标准,然后每天反思,与之比较寻找差距。培养写反思日记的习惯,从小事入手,把每天的生活当作案例处理。每天坚持写反思日记,反思的能力本身也会逐步提高。
方法二以教为学:教别人,就会督促自己发现知识阻塞,进一步打通已有知识。教别人的过程就是强化记忆和认识的过程。教别人之后,别人有质疑或者新想法的时候,会增强我们的认识。能够让自己发现自己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和可能忽略的环节。
方法三刻意练习:刻意学习那些不懂的知识和最近学习到的知识并且去应用它。大量专注练习临界知识(底层原理)。
* 持续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技巧
技巧一记录:进行有意识的组织的记录。并不是在写,而是在记录。如实的记录整个事情的发展过程。如实记录,可以让我们有丰富的材料拿来吸取教训,加速成长。记录的时间越长,就越可能让自己看到更深层的规律。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中需要问自己的问题:1.当时考虑到这件事的目标了吗?当时的目标是什么?2.在这个目标下,当时考虑了那些因素?合理吗?有遗漏吗?3.为什么会这样考虑?4.结果和目标有差距吗?为什么?
技巧二定期回顾:回顾,可以让我们能够在平淡生活中创造惊喜。回顾可以让我们过去的记录和反思价值增倍。周/月回顾-审视问题解决思路。1.本周或本月的目标与期望是什么?2.实际情况如何?3.为什么?4.总结经验。5.汇总新启发,新方法,新认识,新问题。年度回顾-检视基本思维方式和激发灵感。年度回顾更容易看清错误的根源,从
而更好地集中精力解决问题。五年以上回顾-探寻基本规律如何影响生活。一些基本规律在10年的跨度中始终发挥着作用,并没有因为当时看起来无解就真的不存在了。
技巧三付费购买:我们无法把一天24小时再多掰出来哪怕一分钟,因此我们只能优先提升学习内容的质量。购买优质的知识内容,购买别人的时间。
* 第三章 发现和应用自己的临界知识
核心问题:如何找到临界知识?怎样能够把临界知识真正应用起来,实现知行合一。
* 为什么临界知识能四两拨千斤
学习临界知识,需要在前期不断训练和掌握基本的心态和学习方法,速度就会很慢。可是一旦掌握了整个学习的理念和方法,学习能力就会大幅提升,你可以将跨领域的知识相互穿插借鉴应用,学习速度越来越快。从短期看,学习临界知识的进步速度未必是最快的,但是从长期看,用临界知识学习和思考是效率最高的。
* 如何发现自己的临界知识?
1.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学习这个学科核心的重要知识,从中找最重要的原理和知识。具体做的时候留心,看是否应用了学到的原理。
2.找到最重要的知识和原理的原始出处。当你知道这个结论的原始出处,你对这个结论的可能使用范围和可能的局限就会有更清晰的认识。
3.尝试用更加基本的原理来解释这个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开始用更底层的知识来解释“知识”,也会理解“知识”的局限所在。
4.没有解释的时候,想办法寻找或者自己创造一个假设,并验证。当你具备了不断质询,反思探索的学习能力时,在持续的发现和自我否定中,你的临界知识假设会进化得越来越可靠。
* 天赋与学习临界知识的关系
做让自己充满骄傲和成就感的事情。一但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就更可能愿意深入钻研下去,如果你还知道在这个领域可以深挖到临界知识,以此指导你的热情,那么你就会比别人更早地理解这些规律,也能更深刻地运用这些方法。
* 如何应用临界知识?
刻意练习:在不同的场景中,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在不同的时间里,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1.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训练;2.大量地持续练习。
临界知识与预见性认知:你掌握的结构越多,对未来的了解就越多。如果我们把各种结构的作用以及这些结构之间的互动效应当作一个整体来考虑,那么,我们就形成了完全不同于“单因果思考方式”的“系统化思考”:单因果思考,是对问题本身作出反应;系统化思考,是将问题背后的推动因素纳入一个整体进行思考。
* 用临界知识构建自己的能力圈
能力圈:能力圈是由你真正擅长并懂得的知识组成的,而且要做到比90%的人要好。不能界定边界的能力,称不上真正的能力。跳出舒适圈,是拓展我们能力的过程。但是要让自己的能力比90%的人都好,才能纳入自己的能力圈中。一旦做得比90%的人要好,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 第四章 案例:核心临界知识及其应用
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框架来安排自己的临界知识,不过,确实有一些重要的临界知识是通用的。
* 复利效应
复利的数学公式:F=P(1+i)n。复利的本质是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加强A,不断循环。生活中,凡是符合这一规律的事情,都可以视为复利效应。复利效应也可以导致幂律分布(二八法则)。影响复利效应的两大因素:利率和执行次数。我们在生活中发现符合复利效应的事情,应该尽可能地提高这件事情的利率,然后加强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对于没有太多钱的年轻人而言,真正有复利效应的不是年化10%的收益,因为在起步期,你的投资利率其实可以非常高。你把1万元钱投入个人的学习,自我成长,能力提升等方面,带来的年化收益可能是5000%;而买年化10%的理财产品,一年也不过1000元。当你的收入扣除生活成本和自我成长之外,还有闲置资金的时候。这些钱,才是应该拿去理财投资的。这才是真正地理解了复利模型。
* 概率论
生活是概率分布,过去的没意见事情的结果,是众多可能的结果之一。未来要发生的事情,也将有无数种可能的结果。提高主观概率的关键在于信息质量。我们掌握的事实与细节越多,主管概率的推辞就越准确。我们选择有利的大概率事件持续投入,结果一定比我们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做事情要好得多。第一,如果我们在大概率事件上持续投入,大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极大增加,更确切地说,我们在高期望的事件上持续投入(结果发生的概率虽然小,但是回报足够大),坚持下去会获得高期望收入。第二,要有冗余备份,安全备份,防止小概率事件给我们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采取冗余备份系统,让这一问题的发生不至于给我们带来致命的影响。
总结:概率思想使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工具,也因此成为临界知识的重要基础。概率思想对我们的启示是:在不确定的世界里,我们可以选择不断地投入成功概率最大的事情当中,并且避免小概率事件给我们带来致命的打击。从长期来看,一直投入最大赔率的事情,终究会有回报。
* 黄金思维圈
黄金思维圈的最基本应用是:遇到没意见事情,首先问“为什么”,也就是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我们看问题的方式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what层面,也就是事情的表象,我们具体做的每一件事;第二个层面是how层面,也就是我们如何实现我们想要做的事情;第三个层面是why层面,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做这件事情。换句话说,如果你想要更好地看透问题的本质,你应该培养问“为什么”的习惯。
* 进化论
如果你在那些规则已经不实用的地方遵守规则的话,你就死定了。想要在变化的世界里生存得更好,你得在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快速响应。重要的不是你知道多少,而是你能采取行动,改变多少。在变化的环境里,行动的跟进常常是迟缓的,我们会在新的环境中“与鬼共舞”。因此,我们应该构建信息优势,让自己及时看到环境的变化。但是,知道和做到是两码事。正确的方法论和模仿同级别最优秀人的做法,能够让你在没有冒险基因的情况下,更好地把知道变为行动。
* 系统思考
1.系统结构决定“部分”的行为。2.系统不是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而是回路网络关系。时滞,是系统思考中非常关键的因素(概念)。系统的关键常常被时滞带来的假象隐藏起来。我们可以通过系统模型分析,找到系统关键解,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所谓系统关键解,是指一个系统中的特定位置-对其施加一个小小的变化,就能导致系统行为发生显著的变化。1.关注“关系”而非“事物”。养成从分析关系和事物彼此间的影响入手,是培养系统思考习惯非常重要的一步。2.分析系统结构,也可以从历史情况入手。除了分析现状的关系外,从历史资料中找到系统行为和时间之间的变化趋势,也是帮助我们理解系统运作的重要线索。3.独立思考,快速试错,观察系统的结果。4.系统关键解有时在信息制高点。及时反馈,对系统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 二八法则
人脉对我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情感。2.信息。3.能力。如果要让你的人脉网络关系形成更大的信息优势,你就要在你的朋友圈中尽可能地增加“非重复关系人”。换句话说,你需要增加与你现有朋友圈关系背景不同的新朋友。用结构洞的视角看,我们和弱关系之间更容易拥有结构洞。如果你能不断打造和拥有结构洞,就能极大提高获取信息的效率,从而让自己占据信息获取的优势。你要把你的非重复关系人,你的重要弱关系,主动地建立成强关系。真诚,永远是你赢得别人信任的好伙伴。没有什么道路可以通往真诚,真诚本身就是道路。1.自我暴露,是指和别人分享你的一些小秘密,或者去分享一些不会在公开场合谈论的话题。2.做一个给予者。第一,我怎样才能帮到你?第二,你能给我什么建议吗?第三,你觉得这件事情还应当再去咨询谁?所以,当我们花事件和重要人脉进行深入的一对一交流,坚持做一个给予者,真诚待人并主动分享自己的能力时,我们就能够和我们的人脉圈共享资源和能力。我们人脉圈中那20%的关键人脉是谁?答案是那些和我们拥有差异资源的人脉。在我们这个世界系统中,初始条件都很相似,但一些因素的效果会不断叠加,产生累积的正反馈效应(复利效应)。在人脉管理中,我们拥有更多跨领域的重要人脉,就能够调动更多的资源解决问题;有了更强的解决问题的力能,就有更多的人愿意与你合作,从而形成正反馈。
* 安全空间
安全空间就是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作,或在极端情况下,为了不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所做的准备。即使我们做对了99%的事情,只要1%的事情搞砸,造成的损失就会放大10000倍。这种影响力的分布是符合幂律分布的:那些偶然的意外的小概率事件的结果,往往造成致命的后果。建立安全空间,最常用的办法就是构建冗余备份。1.完整备份。2.关键节点备份。3.解决方案备份。要做到避免犯错,就一定要花大量的时间用来思考。你考虑得越周全,犯错的机会越小。增加系统的冗余和提升决策的质量,是创造安全空间的两大途径。
总结:1.由于幂律分布定律,小概率事件会造成极端严重的后果。2.为了避免此前的努力付之一炬,我们应该构建安全空间,保证复利效应持续起作用。3.为了构建安全空间,我们可以从三个思路出发:A设计冗余备份,保证系统正常运作;B提高决策质量,减少极端事件的发生概率;C提升系统的反脆弱性,增强系统对极端事件的应对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