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城市规划投资理财理财投资
“不长骨头也长肉”:这是一个真实的盐城吗?

“不长骨头也长肉”:这是一个真实的盐城吗?

作者: 鼓楼和鱼pandada | 来源:发表于2017-08-23 11:22 被阅读31次

    自2017年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国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后,截止目前,各省市也都纷纷公布了各自经济运行情况的半年报。相关数据的出炉,为观察进入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及其转型境遇提供了一个系统权威的数据窗口

    稳中向好态势更趋明显”,是对上半年全国经济运行情况的一个总体定调,而“趋稳向好”则是对江苏省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的一个总体判读。无疑,“稳”与“好”成为认识、理解上半年经济运行状况的关键词,也是分析江苏省内各个地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的一个对标基准。

    今天,本文聚焦的对象是盐城,试图透过相关数据,来审视一下这个“江苏省面积最大地级市”在新常态下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的若干端倪。

    根据知乎资料,盐城,是江苏省面积最大、人口第二、全国唯一以盐命名的地级市,坐拥亚洲最大的滩涂湿地和江苏省三分之二、全场582公里的海岸线,被誉为东方湿地之都、黄海明珠、淮剧之乡,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区。

    2017年8月15日,盐城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转型加快、增速放缓、质效提升、民生改善”,是官方对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的定性。

    从相关数据看,这一定性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没有回避问题,特别是指出“增速放缓”这一困境。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盐城全市实现GDP2515.7亿元,增长7%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从数字上看,盐城的经济增速,要高于6.9%的全国平均水平。然而,当我们把这一数字放到省内各地市同期增速的比较中看,又是非常糟糕的。今年上半年,江苏全省实现生产总值4082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2%。显然,盐城增速明显低于全省增速。进一步观察发现,在上半年江苏13个地市中,7%的经济增速,使得盐城与苏州双双全省垫底

    理解这一数字的含义,应该放在江苏振兴苏北的大背景下。最近1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振兴苏北战略扶持下,苏北五市在省内经济增速锦标赛中策马奔腾,成为江苏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也有效地推动了江苏区域经济再平衡。在“江苏区域经济30年:格局重回卅年前”一文中,我就指出,根据2016年数据,苏北在全省经济份额中的比例已经达到了23%,重新回到了30年前的水平。

    如果说,苏北板块的高速增长,是过去江苏经济的一大风景。那么,在这一风景中,有一个另类,那就是盐城。当苏北其他四个城市经济发展狂飙猛进的时候,盐城却突然失速,陷入增长困境。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同为苏北的徐州、连云港、淮安和宿迁经济增速分别为7.8%、7.4%、7.6%和7.7%,都在全省平均增幅以上。

    对比2016年的数据,会有进一步的发现。当年盐城的经济名义增速为8.63%,已经低于全省8.86%的平均名义增速之下。与之相比,同为苏北的徐州、连云港、淮安和宿迁经济名义增速分别9.19%、9.99%、11.03%和10.58%。

    盐城市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一文,或许为我们提供了部分答案。该文对盐城上半年经济运行特点的分析暴露了部分端倪。我把第二个特点的内容,全文摘录如下:

    (二)从三次产业看,结构优化步伐加快。上半年,三次产业总体呈现“农业高效发展、工业稳步发展、服务业领先发展”的结构加快调整态势。一是高效农业规模发展。上半年,全市调减夏熟粮油面积62.7万亩,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10.9万亩,完成年度目标的73%。新建各类农业电商平台196家,农产品网上销售额48亿元,增长21.5%。二是工业增长面明显回升。上半年,全市工业31个细分行业中,有22个实现正增长,其中,机械装备、化工、建材、食品、轻工等行业分别增长19.7%、18.6%、28.6%、15.4%、40.2%。规上工业企业增长面达到57.9%,较上年同期提升14个百分点,创近三年的最好水平。三是服务业增势全省领先。上半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120.6亿元,增长10.4%,服务业投资760.8亿元,增长21.5%,增速均居全省第二,分别高于工业6.9和17.5个百分点。服务业用电量增长12.9%,高于工业28.2个百分点。新兴服务业量速齐升,全市接待游客1517万人次,同比增长17.6%,旅游业总收入达170.7亿元,增长25.8%,健康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0.4%。快递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0.5%,增速全省第三。

    在分析三次产业结构特点时,重点在第二点,即,“二是工业增长面明显回升”,这也表述还是比较另类的。通常来说,在分析三次产业结构时,惯例是直接把三次产业结构各自的增长情况罗列出来,如其在分析服务业时的表述方式那样,即“上半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120.6亿元,增长10.4%”。

    拒绝呈现工业运行情况,或许就隐藏着盐城步履维艰的秘密,那就是作为支柱的第二产业出现了严重问题。事实上,这一判断在盐城市统计局公布的“2017年1-6月份全市主要经济指标”Word文件中得到了证明。

    在这一Word文件中,依然没有对盐城全市工业总体运行情况的一个明确数据,而是代之以“规上工业增加值”指标。尽管无法直接获得盐城全市工业运行总体情况指标,然而,这一指标也足够说明问题了。数据显示,作为工业部门最为重要的部分的“规上工业增加值”指标非常不乐观,其增幅为3.5%。远远低于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初时任江苏省长的石泰峰在全省两会苏州团上的讲话上曾提出,“实体经济是江苏的根本,任何风吹雨打都不能动摇”。作为实体经济根本的制造业,显然在盐城正在遭受“风吹雨打”。至于能否不动摇,更是充满了不确定性与未知。

    其实,去年去产能如火如荼时发生的一件事,也在相当程度上折射出盐城工业制造业的山雨欲来。在“不能拿民营企业开刀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祭旗”一文中,我就指出,把民营企业排名盐城第一的德龙作为反面典型,是不妥的,会有负面后果的。现在看来,一语成谶。

    一面是海水,一面是火焰。正当盐城的经济运行面临巨大压力的时候,盐城的另一项指标却一路凯歌。同样在盐城市统计局公布的“2017年1-6月份全市主要经济指标”Word文件中,有一组数据引起了我的注意。

    即,盐城居民收入指标非常理想。数据显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达9.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为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为8.7%。根据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反馈:2017年上半年盐城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86元,总量位居苏北第一。

    明星官员黄奇帆曾指出,以外向型为主的苏州经济,最大的问题在于“只长骨头不长肉”。什么是“只长骨头不长肉”?就是GDP总量很高,但人均收入很低。时任时任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一次演讲中,公开质疑“苏州模式”:“苏州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但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才1万多元人民币;而同等的人均GDP规模,上海人均收入2万多元;即使在人均GDP只有1000美元的重庆,城市人均收入也达到了8000元。这是典型的‘只长骨头不长肉’。”

    以此为参照,如果说,苏州在经济总量上省内一枝独秀的苏州是“只长骨头不长肉”,那么经济在经济下行,面临重重挑战的盐城,却出现了一个另类现象,即,“不****长骨头也长肉”。要知道,仅就上半年数据看,盐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领先全市经济增速就高达1.3个百分点。

    最高领袖曾说过,“树不能长到天上”。脱离经济发展支持的盐城居民收入,究竟是靠什么长起来的呢?秘诀在哪?又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如果能够证实,那么,就将具有开辟新发展道路的重大意义,毕竟,“不****长骨头也长肉”,让人民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长骨头也长肉”:这是一个真实的盐城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rd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