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不会死去

作者: 扬垆 | 来源:发表于2016-04-26 16:49 被阅读92次

    作为城市建设方面的经典之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经出版,便在规划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一场有关于城市规划的质疑和反思运动拉开帷幕。

    城市的特性究竟是什么,城市多样性的条件有哪些,城市是怎样衰退和更新的,什么样的策略是正确的,带着这些问题,此书展开了讨论。从街道到地区,从生活到案例,真实还原了一个无序且混乱的城市扩张过程,对当下中国的城市建设有极大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我无数次涌起了关于家,所在街道,街区以及县城的记忆,无数次产生了共鸣,这就是所谓的城市意象吧。阅读完此书后,我对城市规划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城市规划对生活,行为,记忆产生的影响也有了直观的认识和感受。至于读书心得,我将会按照书中章节划分来写,依然分为四个部分。

    一 城市的特性

    城市中最重要的系统是交通系统,人行道就是其中步行系统的直接载体。城市并不只是属于汽车的,更应该是属于行人的,从这个意义来讲,人行道的重要程度丝毫不亚于任何一条马路,而这,正是当下中国需要充分意识到的。

    城市中的人行道不光发挥着承载交通的作用,当它与建筑物以及其他城市要素联系起来的时候,还发挥着其他功用。

    人行道,是城市安全的载体。城市之所以是城市,和郊区或者说乡村的最大区别就是不稳定的人际关系,每条街道上随时会有陌生人出现的可能,生活在城市中就意味着在街道上随时随地会遇见不同的人,所以城市街道的一个作用就是容纳复杂的人际关系。大量流动的陌生人是对城市安全的巨大威胁,处理这个问题的根本入手点不是增加治安力量,也无关居民的文化水平和法制建设,而是无处不在的人行道。村庄的安全和稳定来源于稳定的人际关系网和居民间的了解与信任,一旦有人做错了事,便会在这个人际网中传播开来,受到实实在在的来自舆论的压力。维护城市的安全也需要借鉴参考这种模式,而此时,人行道的作用便体现出来,这种无处不在又连接私密生活的城市元素无疑是最好的执行场所。雅各布斯总结了人行道应付陌生人的三个条件:

    1.公共空间必须要与私人空间界限分明

    2.必须时刻有人盯着街道

    3.人行道上必须要有行人

    公私空间的分明给行人在心理上划定了一个界限——可到达与不可到达,分明的空间界限在城市意象中作为一种障碍或者说边界存在。会随时关注街道的眼睛胜过路口的监视器,这就要求建筑与街道联系紧密,且建筑内的视野非常广阔,而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建筑内的人要对街道有一定的关注度,做到这点也并不难,只要保持街道足够热闹,且功能丰富,让人们乐意使用就可以,但是建筑内的人不会也不需要认识到这一点,也就是说对街道的监视是由两旁的居民在无意之中进行的。偏僻和隐蔽永远是犯罪的温床,有行人的街道便可以杜绝大部分犯罪的发生。

    人行道,是城市中的交往场所。城市中人际交往不应该仅仅限于私下,如果是这样,那么城市便失去了它的效应,变得迟钝。城市的一个最大的效用在于提供公共交往的场所,人行道就是最好的载体。城市中的居民一方面希望能够保卫自己的隐私,另一方面,又希望能够与周围的人保持不同程度的接触,从而获得帮助,一个好的街区会在这两方面取得惊人的平衡。这一平衡必须要借助人行道实现。在那些“要么都共享,要么都不共享的”城市里,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什么都不会被共享。人们不会放弃对自己隐私的保护,如果街道不能提供实现居民接触的场所,那么人们就会直接舍弃掉与周围人群的接触。这与当下提倡的开放式街区的理念不谋而合,开放,意味着更多的沿街商业与其他服务设施,而这些就是城市中人际交往的重要场合。

    人行道,帮助实现孩子们的同化。孩子们的成长不只是来自学校里的教育,更多的来自于社会生活。善于观察和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这决定了他们将会在人行道上学习掌握成人社会的规则。联想我自己小时候的经历,一条街道上的孩子头必定是深得其他同伴的认同,同时也一定会被周围的家长所熟知,得到成人们的认可,究其原因,就是在街道上学会了如何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将孩子们放之于社会环境中,他们才会顺应社会规则,懂得在学校里学不到的道理。至于安全问题,必要的人行道宽度和适当的隔离以及行人的监控足矣。

    城市街道并不是单独存在的,是作为一个系统存在,城市街区就是这个系统中最基本的单元。街区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地图上的一块建设用地,应该看到街区更深层的在人际关系方面的意义。这一点上,城市街区像极了一个村庄,承载了一张公共关系网。生活在这张网中的人从这张网上获取或者传播信息,提供或者取得帮助,彼此间有一定的了解和信任。这些关系网的连接和延伸构成了这个城市的脉络,维系了这个城市的稳定与发展,如果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那么拆迁与重建,并不仅仅是地形地貌,建筑形态的改变,还伴随着一张可能是长久形成的公共关系网破碎的风险,而重新形成一张关系网的过程又是及其缓慢且艰难的,尤其是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当下的中国应该在城市化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这一资源的可贵性,拆迁重建都应被慎重考虑,因为这毁掉的除了公共关系网,还有居民的生活记忆和街区的历史文脉。毫不夸张的说,大部分中国城市的历史记忆和居民的乡情正在垮塌掉。

    二 多样化

    城市的兴衰有许多的因素左右,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城市多样化。城市的魅力就在于其多样化,应有尽有,生活丰富。城市的多样化其实是自然天成的,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带着城市如何综合不同用途的问题,雅各布斯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观察,在书中总结了产生多样性的四个条件:

    1.地区以及其尽可能多的内部区域的主要功能必须要多于一个,最好是多于两个

    2.大多数的街道必须要短

    3.一个地区的建筑物应该各色各样

    4.人流的密度必须要达到足够高的程度

    城市的用途混合的必要性在于首先是吸引人群。上文中提到过,城市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以人为导向的,人流在城市中是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存在的,城市中人口密度的分布会间接的表达出各区域的价值高低。吸引人群意味着提升了区域的价值,所以区域中最首要的用途肯定是用来吸引人群的,之后是第二种多样性发挥效应,用来回应首要用途,即为吸引来的人群提供多样化的服务。简单来说,首要用途吸引来人群后,其他的功能负责留住人群。短街道的必要性可以从路网密度来考虑,提高城市中的路网密度可以改善交通,同时增加了城市中沿街的面积,通过上文的讨论,这对街道安全,人际交往以及第三类产业的增加都是极其有利的。建筑物的类型应按一定比例协调,统一的建筑意味着单调,必要的老建筑以来可以保留街区的历史文脉和居民的生活记忆,二来在租费方面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这就为多样性的功能的存在提供了基础。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流的密度,足够多的人流密度才会带动区域多样化的发展,一般来说,以上三个要素会充分影响这一要素。

    规划界对于多样性其实是存在质疑的,由于深受功能分区思想的荼毒,不少人认为多样性意味着混乱无序和失去控制,其实不然。首先是体现在城市界面上,他们认为多样性会导致凌乱不堪的沿街立面,但其实并不会,受到当地建筑技术,历史文脉以及生活习惯的约束,即便是多样性,也会在建筑形态方面体现出共性。交通方面,功能分区中交通系统高效明朗的理论早已过时,相反,多样化使得各功能均匀分布,联系紧密,为步行出行创造了条件,前文中提到过交通拥挤与路网密度有关,另一方面与交通规划有关,与人口密度无关。

    三 衰退和更新的势力

    多样化是自然天成的,也是会自我毁灭的,多样化的自我毁灭来源于它的成功。混合用途导致的成功,会使这个区域的价值增加,而市场经济只会看到不同功能的不同回报,不会意识到这个区域是作为一个整体得以兴盛起来的,所以很自然的,某单一用途所占的比重会不断上升,侵蚀其它用途的份额,直至混合用途不复存在,多样化自然崩塌,就这样,多样化兴极而衰,完成了自我毁灭。

    用途单一化引起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城市中大量的交接真空带。用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来看,交接真空带就属于边界。试想一个城市中到处都是边界是怎样的情形,被大量边界肢解的支离破碎的城市还有活力可言吗。交接真空带不仅是意象中的边界,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地理障碍。最生动的例子莫过于尼 迈耶的巴西利亚规划,这是功能分区思想的典型例子,各个单一的功能区块之间是大量无法穿越的绿地和没有生气的景观,与其说是城市,更像是一个大郊区。减少交接真空带的数量,从根源上来讲应该丰富各区块的功能,混合各区块的用途,模糊不同功能间的界限,自然会为真空带的填补和发展提供动力。

    非贫民区化和贫民区化又是深受花园城市思想毒害所遗留的问题。造成非贫民区化和贫民区化的原因是复杂且多种多样的,此处,仅试着从城市规划角度做分析。贫民区化的原因首先是人口流失,不具备吸引人群条件的区域自然会有人口涌向别的区域,导致恶性循环,这个区域愈发的没有生气,没有吸引力,成为贫民区。这个现象在当下中国非常普遍,过多的人口和资源涌向了大城市,乡镇和小县城的人口一直处于流失状态,这是及其不正常不健康的,一方面使得大城市扩张速度加快,另一方面,乡镇的建设一直停滞不前,两极化现象严重,资源分配不合理的局面非常严重。非贫民区化的原因恰好反过来,某区域当前的价值也许并不是很高,但是所具备的一些条件足够吸引其他区域的人群前来,等人口密度达到一定程度,便会获得发展,从而快速提高区域的价值。深层的原因在于城市规划者和管理者的“静态城市”理论,脱胎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认为各区块的功能一经划分不能变革,同时,居民的职业也不会发生任何变化。这在以前或许是符合实际的,但是很明显不能再用于当下,城市早就成为一个动态平衡的集合体了,是一个随时空变化的运动系统。城市中的人群是会不断更替的,各功能也是会不断转化的,但总体趋势是愈来愈均匀,混合的程度愈来愈深。仅从历史遗存和现状来判断一个区域的价值是非常愚蠢且盲目的,必须预估到区域未来的走向。一开始便给各区域贴上了恒定不变的价格标签,只能是限制了城市运动的自然过程和减少了发展的活力。

    四 不同的策略

    住房保障是一个正常国家都应该存在的保障政策。房租担保建房体系的两个前提一是要处于指定街区,二来要从申请者中筛选出合格的租房者。通过这两个前提,可以很大程度上确保这一体系的健康运行。这一体系不光是针对低收入阶级的福利,对城市发展也是颇有利的。首先体现在对城市中较为平庸的地区的刺激,新的人口的到来必定会带来相应的活力,住宅单元的增加,也会缓解老街区住宅密度和人口密度的压力,提升生活水平。对于上文中提到的公共关系网,通过这一举措,即保留性改造,可以得到较好的保留。最重要的一点,此体系会给指定的街区引进首要用途,保证人口密度,从而使指定街区焕发活力,发展出自身的多样性,获得重生。政府适当的控制,会使街区保持人口更新,从而消除了多样性自我毁灭的可能。相比起自发的兴衰更替,这种有目的的调控就是规划的意义所在。

    但是这种体系也有自身的不足。体系内部滋生的腐败和随时间降低的效力是此体系致命的问题。针对这两个问题,雅各布斯给出的建议是每隔十年八载便更换新的资助方式和住房保障体系,同时设立新的机构。政策要接受具体需要的检验,不同的目标和战略需要它们各自的,不同的策略。当下中国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廉租房政策已经没有开始时的效力,体系存在的时间过久,内部已经滋生的大量的问题,这一体系正在走向衰落。

    针对城市被汽车蚕食的情况,雅各布斯指出人车分行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上文中提到过,城市的多样性会大大缩短人们的活动范围,便捷居民的生活。当人们的大部分需求能够很容易被满足,而不需要开几公里的车才能找到一个超市的时候,汽车数量的增长才会得到控制,这才是解决汽车问题的关键。人们对车辆的依赖和对城市集中用途的依赖是一对矛盾的存在,要么城市被汽车蚕食,要么汽车得到限制。随着汽车数量的增长,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会下降,交叉使用程度下降,而此时解决策略不能够再是增加停车位或是拓宽公路等手段,不过很遗憾的是当今中国还有很多城市大力执行这些策略,汽车数量的增长远远大于这些策略所能解决的问题,于是城市便被汽车不断的蚕食。

    在城市界面中,艺术和生活要被区别对待,如果混为一谈,那么城市的意义也就仅限于标本。如何控制城市中的视觉秩序,这不仅是建筑专业所要考虑的问题,更是规划所要考虑的问题。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调查中发现,人们对城市印象的形成中不包括那些没有活力的,败落的区域,可以说构成城市视觉秩序的都是那些充满活力的区域。活力就像聚光灯,我们看到的是被照亮的区域。增加区域的活力就是丰富视觉秩序最好的手段。具体到操作层面来讲,增加新的街道是有利的。要注意剖切原街区的角度和位置的选择,尽量按照时间线的顺序,就像博物馆的地质分层一样,展示出这个街区的历史文脉,这就是最好的视觉秩序。在其他一些已存在的但是缺乏活力的街道上,不规整和视觉遮断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人们不会喜欢一眼望到头的街道,所谓重复的韵律只是单调无聊的代名词。放大到整个区域当中,视觉焦点和活动中心的存在会引导人们的行为活动和视觉秩序的形成。

    一个城市有了活力,也就有了战胜困难的武器,而一个拥有活力的城市则本身就会拥有理解,交流,发现和创造这种武器的能力。城市存在的问题是复杂多变的,我们不能指望从那些已存在的固定不变的模式和理论中寻找解决方案。城市本就是个动态的平衡体,面对流动和变化的问题,我们也要变化的看待问题,通过观察,调查和思考来更新我们的策略。正如雅各布斯在结尾所说: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单调且缺乏活力的城市只能是孕育自我毁灭的种子。但是,充满活力,多样化和用途集中的城市孕育的则是自我再生的种子,即使有些问题和需求超出了城市的限度,它们也有足够的力量延续这种再生能力并最终解决那些问题和需求

    �БR%�R>��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城市不会死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oq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