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更文800字点赞
九针的名称、形状及用处——读《黄帝内经》灵枢 九针论第七十八4

九针的名称、形状及用处——读《黄帝内经》灵枢 九针论第七十八4

作者: 刘俊和和 | 来源:发表于2023-10-08 16:55 被阅读0次

九针的名称、形状及用处

黄帝曰:针之长短,有数乎?黄帝说:针的长短,有一定的划分标准吗?

岐伯曰:一曰镵针者,取法于巾针,去末半寸,卒锐之,长一寸六分,主热在头身也。岐伯说:第一种叫镵针,摹仿巾针制成,其针头大,在距离针的末端半寸左右,就尖锐突出,状如箭头,针长一寸六分,主治热在头、身的疾病,用来浅刺皮肤泻去热邪。

二曰员针,取法于絮针,筒其身而卵其锋,长一寸六分,主治分间气。第二种叫员针,摹仿絮针制成,其针身硬直且为圆形,针头椭圆如卵,长一寸六分,主治邪在分肉之间的疾病,可作按摩之用。

三曰锑针,取法于黍粟之锐,长三寸半,主按脉取气,令邪出。第三种叫针,摹仿黍粟制成,其针头圆而微尖,针长三寸半,主要用来按摩经脉,使气血流通,排出邪气。

四曰锋针,取法于絮针,筒其身锋其末,长一寸六分,主痈热出血。第四种叫锋针,也是摹仿絮针制成的,针身硬直为圆柱形,针尖锐利,长一寸六分,用于泻热、放血。

五曰铍pī针,取法于剑锋,广二分半,长四寸,主大痈脓,两热争者也。第五种叫铍针,摹仿宝剑的剑锋制成,宽二分半,长四寸,主治较大的痈脓,寒热相争的病症,用来切开痈排脓。

六曰员利针,取法于氂针,微大其末,反小其身,令可深内也,长一寸六分,主取痈痹者也。第六种叫员利针,针形细长如毛,针尖稍大,针身稍小,用于深刺,长一寸六分,主治痈肿和痹症。

七曰毫针,取法于毫毛,长一寸六分,主寒热痛痹在络者也。第七种叫毫针,针形纤细如毫毛,长一寸六分,主治邪在络的寒热痛痹等病。

八曰长针,取法于綦qí针,长七寸,主取深邪远痹者也。第八种叫长针,摹仿綦针制成,长七寸,主治邪深病久的痹症。

九曰大针,取法于锋针,其锋微员,长四寸,主取大气不出关节者也。针形毕矣,此九针大小长短法也。第九种叫大针,摹仿锋针制成,但针锋微圆,针身粗大,长四寸,主治因关节间积水而浮肿的病症。以上所述,就是九针的形状及大小长短的法度。

(原文)

黄帝曰:针之长短,有数乎?岐伯曰:一曰镵针者,取法于巾针,去末半寸,卒锐之,长一寸六分,主热在头身也。二曰员针,取法于絮针,筒其身而卵其锋,长一寸六分,主治分间气。三曰锑针,取法于黍粟之锐,长三寸半,主按脉取气,令邪出。四曰锋针,取法于絮针,筒其身锋其末,长一寸六分,主痈热出血。五曰铍pī针,取法于剑锋,广二分半,长四寸,主大痈脓,两热争者也。六曰员利针,取法于氂针,微大其末,反小其身,令可深内也,长一寸六分,主取痈痹者也。七曰毫针,取法于毫毛,长一寸六分,主寒热痛痹在络者也。八曰长针,取法于綦qí针,长七寸,主取深邪远痹者也。九曰大针,取法于锋针,其锋微员,长四寸,主取大气不出关节者也。针形毕矣,此九针大小长短法也。

今天学习了九针的名称、形状及用处。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待续

相关文章

  • 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太素21卷九针所象诗解

    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太素21卷九针所象诗解 题文诗: 九针大数,始一终九,一以法天,应天者肺, 一名鑱针,为之治针,...

  • 中医九针微创疗法新解

    九针是古代九种针形的统称。出《黄帝内经》。 《灵枢·九针十二原》载:“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二...

  • 2020-11-12疏忽了眼前的红灯

    本周亲子共读:《易经·系卦传》序卦传下;《文启学蒙》78 黄生借书说 袁枚; 《黄帝内经 灵枢上》九针十二原第一 ...

  • 诡医笔录18 九针(1)

    《灵枢· 九针十二原篇》:九针,即镵针、圆针、鍉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 “彭彭彭!...

  • 治病求本,灸十二原穴,补元气,祛病快

    《黄帝内经.灵枢经》开篇就是《九针十二原》,可谓针灸治疗大法的根基! 其中特别强调十二原穴: 【原文】五脏有六腑...

  • 《灵枢》第45《外揣篇》太素19知要道

    黄帝内经《灵枢》第45《外揣篇》太素19卷知要道 题文诗: 夫九针者,小之无内,大之无外,恍惚无穷, 天道人事,四...

  • 《王秀义论针刀》

    “针刀”一词,宋代“外台秘要”己有记载。现代“针刀”由《黄帝内经》中“九针”演化而来。准确地说,针刀应是古代九针结...

  • 灵枢九针12原第一太素21卷九针要道 诸原所生诗释

    灵枢九针12原第一太素21卷九针要道- 诸原所生诗释 题文诗: 粗工守形,上工守神,邪盛不补,邪去不泻. 凡用针者...

  • 摘抄

    是黄帝内经里记载的那九针?” 云夙音点点头:“九针分别为鑱针,圆针,鍉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

  • 洛书应用

    “天地之至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灵枢》),洛书之象,则是天地至数存在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中医圣典《灵枢-九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九针的名称、形状及用处——读《黄帝内经》灵枢 九针论第七十八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rh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