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时针比感受更匆匆。
想起村上春树的一句话:“我一点也没做好二十岁的准备,挺郁闷的,就像是谁从背后推给我一样。”
深有感触.
好像长大就是一瞬间的事,刚走出学校还不觉得什么。
等真的工作了才突然发觉:哦,原来自己已经必须成熟稳重了。
就在前几天,我还一直纠结于我今年到底是23岁还是24岁?因为当我翻到去年的生日小日记时,我发现上面赫然写着「23 岁你好,欢迎光临我的人生」那我现在应该是24岁了。
可我好像又有点不死心,觉得自己应该是更小一点的,我拿出计算器算了一下,今年是23 岁没错,但其实虚岁也算是24了。
我为什么要这么纠结于23和24之间呢?他们离的并不遥远,我想应该是我太害怕了,我害怕自己“嗖”的一下子就变成了27岁或是30岁。
我又仔细想了一下,其实我怕的不是年龄的增长,怕的是只增长了年龄。我怕我到了自己心目中「特定年龄段」的时候,最初定下的小目标一个都没有完成。
年初的时候决定来新疆,走的时候我告诉自己,就这一年时间,必须要确定好未来的方向,不管是工作还是感情,我没有几个一年可以去尝试了。
说实话,这一年其实不尽人意,工作不是很顺心,也一直没有确定下来自己到底想要干什么,好像一直在随波逐流。
“如果我能每一步都走在自己的节拍上,我就感受不到外界的快慢,就不会因为思考着自己是否要像别人一样去做什么而感到焦虑。”
到了这个年纪,也不再是无忧无虑的学生,有了自己的生活后日子过得更舒展了但也更懂得精打细算了,没有那么多非得如此的仪式感,蛋糕也懒的买整的,只觉得是普通的一天。
不觉得自己有资格去做谁的宝贝。
本来是比较抵触「年龄」的,一直觉得自己没有做好准备去迎接我的下一步。生活工作都没有好好规划,包括现在也是一塌糊涂,自己没有一点的成就感。
一位大我一些的姐姐和我聊天时说我幼稚,她说她30岁那年,发现“自己的人生还留有未确定的余地,真好啊!”一位书友则告诉我,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人生才刚刚开始。”
今年我的那位书友25岁,就在上个月在广州靠自己的双手抱回了一套房子。
于是我信了他们,开始更期待我的25岁。
工作以后心境有所改变,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还在,却不再像去年那样笃定,这一年,工作换的也很频繁,走来走去,不知道下一站在哪儿。
以前的时候总想着要去远方,真的到了远方又开始想要安稳。就像那句歌词里说的一样“故乡容不下灵魂,他乡容不下肉身。”
前几天在微博看到一句话——
“你十岁支着胳膊侧躺在沙发上等待动漫世界开播,靠跟读广告词和重复换台动作消磨时光的时候,却从没想过未来是可以快进的。”
正如现在,我分明觉得自己昨天才18岁,手机屏保上的时间偏偏提醒我已经23岁了。
这个年纪,不仅要做父母的小棉袄,更要做父母的防弹衣。角色好像在慢慢的变换了过来。
但是人生的这一小短路还没有确定下来,不知道暂时要先「停留在哪儿」,值得庆辛的是,对于自己有了更清晰一些的认知,也不再心浮气躁,沉淀下来慢慢去想下一步要怎么走也是一件好事儿~
在日记本上翻到一句话:因为遇到了很温暖的人,我也被他们的光照亮着,所以我想啊,我的青春,是几年后,几十年后回过头来看,也不会黯淡的,不会熄灭的,永远炙热且闪闪发光的那几年。
你们有经常跟过去的朋友「保持联系」吗?我是有的,隔一段时间,他们会给我发一些无关紧要的消息,有时候我也会主动给他们分享我这边的天气和趣事。我有点迷恋这种感觉,喜欢这样被人一直「惦记」。
工作以后很难遇到可以交心的朋友,也因此更珍惜那些陪我熬夜到天亮的人。说到「朋友」,其实也有挺难过的一件事,跟最好的一位朋友因为一些事从去年年底到现在都没有联系过,但其实也会在很多个瞬间想起她,也总是会做梦梦见她。但我确信,不久,我们还是会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躺在一张床上谈心。
以前,我总是会在一个「特定年龄段」制定要做的事,当然,后面也都没有完成,现在,我不想再去想哪个年龄段要完成哪件事情了,我需要那些出乎意料的惊喜或者提前完成心愿的满足。
接受自己是个“不是什么都可以做好的普通人”,然后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做点什么”取悦自己。
我没有那么多想和人家比较的,我有自己的要紧事去做。虽然不赶别人的DDL,但我也有自己的人生KPI啊。
比起一直回头想“如果”,不如坚定走在眼前的路上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