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内外判若两人的“伪君子”总能呼朋唤友,一呼百应?为什么心思单纯澄明的人大多是在踽踽独行?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做到外表平静沉默、波澜不惊,而内心却在缜密的洞悉着一切?或许这些问题有些幼稚,又或许我应该更早几年找到答案……但我感谢时间的馈赠,让我有足够的经历来参悟这些问题的答案。
孤独可笑又可怜的“伪君子”
起初,我很不解为什么这些“伪君子”要把自己活得那么辛苦,一人分饰两角,人前人后不停地变换着。人前他可以跟你笑脸相迎、称兄道弟,上谈人生理想、心得体会,下谈生活琐事、新闻八卦,总之他可以与你找到各种共同话题,假装聊的很投机。转个身儿,他就和别人揪着你的或者其他人的小辫子开始他们的“畅谈”。在一段时间里,他们可以活得很风光,有很多“朋友”在一起闲聊,也会摆出一副高傲的姿态在那些被他评论的人面前晃悠。直到有一天,再也没有人愿意和他,这种戴着面具的表演者,聊天时,就变成了孤单落寞、楚楚可怜的小猫……我曾经一度觉得这种人很可恶,奥斯卡影帝、影后应该非他们莫属,渐渐的我开始明白,他们是可怜无助的,为了所谓的存在感,宁愿出卖自己的人格。而这种人恰恰也是最孤独、最痛苦的。得陇望蜀,就是他们痛苦的根源……
心思澄明的人大多是在踽踽独行
这种人并不是与大家格格不入而不受欢迎,也不是大家不愿意跟他们交朋友,而是他们不愿意掺进复杂的人际圈。与纷纷扰扰的朋友圈相比,他们更愿意选择一份宁静,独自追寻内心的东西。像梭罗,远离纷繁喧扰的都市,独寻一处“桃园”,赏庭前花开花落,望天际云卷云舒。耕田劳作,心思澄明,创作出闻名中外的圣经——《瓦尔登湖》,原来心思澄明的人学会了享受孤独……
真正活明白的智者
还有一种人,他们有丰富的内心活动,深谙人情世故,对待任何人都表现的亲切和蔼,可谓是社交界的长老。这种人往往有很多朋友,但真正走进内心的却很少,但他们却是活得最明白的,知道如何在这个人心复杂的圈地好好生存,如何去学会顺应。这种顺应不是哈巴狗式的迎合,而是深思后的抉择。
我渴望活成第二种人,却因为生活活成了第三种,而第一种人是我永远不会去触碰的……
对不起,我只学会活得敞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