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同学本科是是一个理工科类的学校。本科所学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而且在这过程中获得了很多的奖项,可以看出学生本身的背景还是不错的。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兴趣起源部分。关于这部分,学生的素材是没有给出具体的兴趣起源的。所以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学生的素材。第一学生的父母分别在银行和农业局工作,属于只是分子家庭,所以比较注重教育。第二,学生本身有自己的职业目标,那就是运用新材料来做出服务与人类的贡献。于是结合这两点,我就以学生生活中的场景作为开头,具体就是学生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引导他。告诉他一个铁勺子为什么会生锈,又如何来阻止这以现象的发生。于是学生对材料方面产生了兴趣,也就是因为这一兴趣最后本科选择了所学习的专业。随后就转折到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熟悉了一些新材料,意识到了新材了为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影响,树立了研究新材料的志向。而单凭本科的只是不够的,所以要申请研究生学习。
学术背景方面,学生本科所学专业和研究生要申请的专业很相关,本科的专业课程设置和硕士比较接近,知识也具有连续性,而且帝国理工所提供的课程涵盖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的诸多方面,生物材料、纳米技术、创新研究等都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方向。所以其实学生的学术背景和学校达成了一个很好的匹配。因此在写学术背景的时候就突出了学生本科所学的一些课程,以及所获取的知识和技能。在选校原因部分也突出了学术方面学生与学校所达成的匹配。
实践部分是学生的经历中的重中之重,总体来说,学生共有四次实践。已经在PPT里面展示了。我认为第二点是最值得写的。为什么呢,第一,和所要申请的专业相关。第二,含金量高。首先,在这个过程中,亲手进行了实验,不断提高了自己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在实验的过程中遇到了电流表误差太大,磁场影响热敏电阻测量等一系列问题。而经过改善实验电路以及实验装置的构成,更换在高温下工作的水泵,最终减小了误差达到了预期的期望值。这不但让学生发现了自己在材料方面的潜能,还树立了科研的决心。其次,这个活动含金量比较高,学生不仅发表了一篇SCI论文,还拿到了一个专业。这对于申请研究生的学生来说还是很加分的。
然后我们来看学生参加认知实习和担任北京科技大学磁性研究小组组长的经历。这两个经历虽然没有第一个含金量那么高,但也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生专业相关的一些能力。首先在认知实习过程中,学生接触了一些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微观观测实验仪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也通过问老师和自己研究解决了。实际上这个经历增强了学生使用先进围观观测仪器的能力,而且通过观察,对之前所学的一些不理解的现象有了新的想法和认识。担任磁性研究小组组长过程中,学上主要负责实验仪器的搭建和数据的测量,其实包含了一些做实验或科研所需要的能力。比如发现问题时学生即使做出调整,更换器件等等。这些都是学生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体现,这些对与将来的学习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是关于铲除豚草志愿者服务的这个实践,其实和所要申请专业相关不是很高。在这过程中学生作为组长负责每日的行程安排、定期与学校汇报、最终视频的制作以及论文的撰写,而且还亲自到深山进行调查。所以这个过程中我们主要来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数据收集和整理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而且在这我觉得其实环保意识也是促使学生研究新材料的一个驱动力,这样就把不是特别相关的经历变的相关起来。
总之,学生的成功是学生和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学生需要有一定的背景,而文书老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学生的素材,最后使学生的经历和所要申请的专业和学校达到一个匹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