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译文:
纵观古今历史,可知圣人生活在世界上,就是要成为众人的先导。通过观察阴阳两类现象的变化来对事物作出判断,并进一步了解事物生存和死亡的途径。计算和预测事物的发生过程,通晓人们思想变化的关键,揭示事物变化的征作兆,从而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所以,圣人在世界上的作用始终是一样的。事物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然而都各有自己的归宿;或者属阴,或者归阳;或者柔弱,或者刚强;或者开放,或者封闭;或者松驰,或者紧张。
所以,圣人要始终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度量对方的智谋,测量对方的能力,再比较技巧方面的长处和短处。
感悟&补充:
捭阖,原意是开合。捭阖是指“与人言之道”,是纵横家在游说的过程中,向对方表明自己的真实意图,并用言辞打动对方的心弦,使对方“开”而接受自己的言辞以及谋略;而与之对应的“合”是指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采用技巧,让对方先说出他的真实想法,暗中验证是否与自己相符,再决定下一步如何行动。
一方面,上述的文字是我们能够直接领悟到的表层含义。然而,深层地的思考之后,结合全文,特别是“谋之本而说之法"一句,更是直接表达了:捭阖是谋略的根本方法!
细致一点的阐述便是,能否脱离谈判的双方,立于“上帝视角”进行全局的思考(整体思维)。不得不提到的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势”,大的方面是时代和国家层面的局势、现状。小的方面是,双方在谈判过程中,脱离个体的角色、身份、立场和情感等等;第二方面是术,正如《关键对话》中的主要观点----1.百分百的尊重和百分百的坦诚,2.注意情绪脑和理智脑的双核运转(保持谈话的安全氛围,以及注意增加内容中的事实比例并减少评判);
本段中也提及了《鬼谷子》中的关键概念---圣人。
何谓圣人呢?本书中的圣人与儒家的概念,同名而不同义:
1. 指《鬼谷子》理想中彻底掌握纵横术的人;
圣人能够深入领会阴阳之道,掌握自然界和社会的本质与规律,并善于利用矛盾,从事纵横的工作;
2. 区别于儒家、道家的圣人
儒家的圣人,相对于“小人”、“君子”组成人格的三个层次,圣人为人格的最高层次;也有别于道家
的“圣人”--- 除了像道家那样强调顺应自然外,特别强调了圣人应该观察社会,擅长纵横之术;
本章案例:暂无(如有建议,欢迎在评论区补充,感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