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032761/215e73902652e67e.jpg)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深化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与现实使命感,这次寒假学校组织举办“改革开放40周年——寻找老物件”的活动。
黄包车,又名人力车。来自日本,又叫东洋车、洋车。为引人注目,招徕生意,车身涂黄漆,故名黄包车。
在一家饭店门口我和爷爷见到了它,一辆“黄包车”……
黄包车是一种用人力拖拉的双轮客运工具,黄包车前身叫“东洋车”,又称人力车,约1870年创制。同治12年(1873年),法国人米拉看到黄包车便利,拟从日本购进,并向法租界公董局呈报一份计划,要求“在两租界设立手拉小车客运服务机构”,并申请十年专利经营。后经法租界公董局与公共租界工部局协商,同意由两局发放人力车执照,并批准路程价格。次年1月,黄包车从日本输入上海。因从日本输入,故当时沪人又称之为东洋车。
我静默着听爷爷讲着他们那个年代的物件来历与传说,当时的我坐在这辆半成不旧的黄包车里,仿佛回到了爷爷生活的年代一样。当时拉车的人为了引人注意而招揽生意,然后他们就会在车身上涂满黄色的油漆,所以又被叫做黄包车,而我和爷爷现在看到的却是涂上黑色油漆的“黄包车”。
看它的结构是很简单,的而且成本也很低,这样制造起来也是相当容易了。和当时的那些轿子,马车相比,黄包车显得更加的轻便,快捷和便宜了,尤其是在20世纪上半年的中国,那个时候的黄包车已经成为了有钱人出行时的首选工具。
台风季节来临时,车夫会兴冲冲地将你从门前背到黄包车上,或从车上背到门前,以免你弄湿了鞋子。
风里来、雨里去的黄包车夫们更多的被置于大众的视野之下。与此同时,坐车人的锦衣玉食与拉车人的衣衫褴褛,这种视觉上的鲜明对比,无疑也助推了人们对于这个职业群体的同情。种种这些的结合,最终也使得黄包车夫成为那个时代被压迫者的一个典型代表。受到诸如《骆驼祥子》、《上海一家人》等文学、影视作品的影响,黄包车夫长期以来都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悲惨的印象。
谋生的不易,生活的艰难。和我们父辈、祖辈们和现在比起来,我们的生活好了不知几百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