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寻找老物件

寻找老物件

作者: 陈缦芸 | 来源:发表于2019-02-16 10:44 被阅读0次
寻找老物件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深化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与现实使命感,这次寒假学校组织举办“改革开放40周年——寻找老物件”的活动。

黄包车,又名人力车。来自日本,又叫东洋车、洋车。为引人注目,招徕生意,车身涂黄漆,故名黄包车。

在一家饭店门口我和爷爷见到了它,一辆“黄包车”……

黄包车是一种用人力拖拉的双轮客运工具,黄包车前身叫“东洋车”,又称人力车,约1870年创制。同治12年(1873年),法国人米拉看到黄包车便利,拟从日本购进,并向法租界公董局呈报一份计划,要求“在两租界设立手拉小车客运服务机构”,并申请十年专利经营。后经法租界公董局与公共租界工部局协商,同意由两局发放人力车执照,并批准路程价格。次年1月,黄包车从日本输入上海。因从日本输入,故当时沪人又称之为东洋车。

我静默着听爷爷讲着他们那个年代的物件来历与传说,当时的我坐在这辆半成不旧的黄包车里,仿佛回到了爷爷生活的年代一样。当时拉车的人为了引人注意而招揽生意,然后他们就会在车身上涂满黄色的油漆,所以又被叫做黄包车,而我和爷爷现在看到的却是涂上黑色油漆的“黄包车”。

看它的结构是很简单,的而且成本也很低,这样制造起来也是相当容易了。和当时的那些轿子,马车相比,黄包车显得更加的轻便,快捷和便宜了,尤其是在20世纪上半年的中国,那个时候的黄包车已经成为了有钱人出行时的首选工具。

台风季节来临时,车夫会兴冲冲地将你从门前背到黄包车上,或从车上背到门前,以免你弄湿了鞋子。

风里来、雨里去的黄包车夫们更多的被置于大众的视野之下。与此同时,坐车人的锦衣玉食与拉车人的衣衫褴褛,这种视觉上的鲜明对比,无疑也助推了人们对于这个职业群体的同情。种种这些的结合,最终也使得黄包车夫成为那个时代被压迫者的一个典型代表。受到诸如《骆驼祥子》、《上海一家人》等文学、影视作品的影响,黄包车夫长期以来都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悲惨的印象。

谋生的不易,生活的艰难。和我们父辈、祖辈们和现在比起来,我们的生活好了不知几百倍。

相关文章

  • 寻找老物件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深化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与现实...

  • 老物件.老味道

    一个小院,一棵树,几只鸟,几声蝉鸣,斑驳的树影,嬉闹的孩童,摇着蒲扇的老人,这是夏天,但不是那是的夏天。 那时的夏...

  • 小物件 老情怀

    给叔叔的毛衣快织好的时候,就开始张罗下一步的工作——买扣子。因为叔叔右胳膊不很方便,因此织开衫是最佳选择。织了开衫...

  • 寻找老物件的趣事

    昨天在小村的旧房子寻找老物件,在一间布满沧桑的老屋找到两样东西,都很有趣。 其中一样很简单,就是一个大木框子,中间...

  • 老物件儿-茶缸

    老物件儿-茶缸 20210713 老物件儿,多老算老呢,解读的视角不同,会有不同的答案。无论如何,老物件儿是一个与...

  • 不算老的老物件

    一早打开简书,看简友文章写关于孩子成长的故事,我就一跃起来,想着去那台老式电脑里看看存储的照片! 电...

  • 老物件之老床

    当进入这户人家,只有两耄耋老人留守。老人们有点耳背,几声问老人家里有什么老物件没有,都答非所问,最后只有放大声贝,...

  • 寻找秦巴人家的老物件

    所有图片为作者翻山越岭寻找而拍摄的,若有借用,请联系作者本人。 所有图片来自于秦巴人家,为了寻找这些古老的物件,曾...

  • 寻找乡村文化——乡间老物件

    突发奇想,开发乡土课程,趁着孩子们在家,有充足的时间,就让他们在家里好好地寻找一下“宝物”吧,顺便听一听老...

  • 岁月催人老

    央视到公司来拍摄“大国粮包”,自然又要找老的故事、老的物件。恰好我就是个老物件,到公司三十一年了,见证了公司的成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寻找老物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qdb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