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漫想杂谈--人是社会关系总和

漫想杂谈--人是社会关系总和

作者: 川森堡 | 来源:发表于2017-06-05 22:48 被阅读0次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论断,即:“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6页)

高中政治课上看到这句话时,一直印象深刻。当时觉得值这句话很帅,但是一直不能理解其深刻含义。这些年,随着自己年纪增长,慢慢从学生青年变成社会成年人,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结论先行:人是社会关系总和,别人怎么看你,你就是怎么样。

我们先做思维游戏,A君具有永世不死的能力。不死的方式是通过灵魂出窍夺舍别人的肉体,同时继承别人的所有记忆。这种长生不老的破绽就是一旦被人发现他是夺舍的,这需要别人有这么一个念头,他就是死去再也无法复活。请问他该怎么办?

在我看他,他为了活下去。不得不集成夺舍者所有的习惯与关系,不得表露出他过去的任何一点东西。这么对于周围的人而言,夺舍者还是原来那个人。对于A君而言,他因为不敢透露出和夺舍者不同的地方。他过去存在的一切就不存在任何意义。这么他也相当于是夺舍者。

在这个游戏中,我得到的结论就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别人如何认识他。我与父母的亲子关系,爱人的爱情关系,友人仇人各种各样的关系。总总关系组合起来就是这个在社会中,处于这个位置的你。

而你与别人的关系的建立,除了与生俱来的亲子关系。其他关系均由自己的一言一行与别人产生互动搭建而成。所以私以为,你是谁,不是由自己决定的而是由别人对你的印象决定的,而这个印象又是由你平日里的一言一行所形成的。

一旦你的自我认知与别人对你的印象产生误差,就会发生“别人不理解我”这种情况。一部分人会选择解释,企图让对方与自己建立自认为正确的联系。一部分人会选择不理会这些人,然后选择和自己同价值观的人建立联系。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选择了成为两个人,别人认为的人,一个自己希望成为的人。但是重点是后者的建立也是基础也是与其他人形成社会关系,只是这个关系是自我认可的关系。

以上我们总结我们在社会中可以看到很多例子。在公司中犯错了,不断道歉解释的职员。工作和生活是两种状态的大多数城市青年。

那么既然有这个认知。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私以为

1.要有正确的自我表达能力。让自我的外在形象与内在认知统一。

2.如果感觉到身处的社会关系与自我认知不符,那么是否应该思考这个环境是否适合自己?究竟是要成为别人眼中的我,还是要成为我心中的我。这一切都在于你对周遭的社会关系选择。

相关文章

  • 漫想杂谈--人是社会关系总和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论断,即:“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

  • 爱让角色更温暖

    1 “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

  • 来,用“总和”造个句

    (1)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记得上中学时学过“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当时虽有论述,但只是不明觉厉...

  • 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人”其实是这样的!

    马克思说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简称...

  • 27颠覆式创新:成败价值网

    马克思: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你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你是你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你的社会关系哺育...

  •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今天刷《阅读的方法》,合上书之后,我就记得这一句话: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听着耳熟,读书时期,政治老师一定没有...

  •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天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自己也会慢慢变成怎么样。想变成什么样的人,要想办法让自己有机会跟他...

  • 送你一颗子弹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兰德却说,人是把“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给揉成一团,再扔到垃圾桶里去的骄傲而已。...

  • 值得思考的话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兰德说“人是把“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给揉成一团”,再扔到垃圾桶里去的骄傲而已。

  • 每日一语

    (113)说人性。对认知的第十一次认识。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性是社会问题的总和,认知则是一切问题的总和。人之所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漫想杂谈--人是社会关系总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qdw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