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买的两本书,一本是蓝花绿绒蒿的原乡,清末英国博物学家的滇西北纪行,一本是横断山三江并流的野生观赏植物。一直想买高原植物科普的书籍,缘于之前徒步路上所拍摄的一些珍稀高原植物。大部分都叫不上名字,而可供查找的资料又太少。网上百度百科里也是烦杂交叉的混乱信息,大部分都是各个爱好者的资料上传,很少有专业的科普或者植物学家的知识提供。
博物学大部分都是国外的一些博物学家带来的,绿绒蒿的最早发现者就是日本人云南科考发现的。之前读《林奈传》,包括英国邱园,很多喜马拉雅高山植物,都是博物学家从中国和尼泊尔等国家境内搜罗回去的,有的是标本有的是植株。中国的茶树也是。中国的博物学发展很晚,尤其是在高原稀缺之地的植物科考更是少之又少。
之前徒步墨脱,拍摄的杓兰;徒步嘎玛沟拍摄的乌头、龙胆、绿绒蒿;年保玉则拍的川贝、雪灵芝、塔黄等等,名称与图片只能凑合着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后来读雪山与雪山之间,谈到横断山脉的植物,主要是以香格里拉到德钦段的山谷之间植物,为作者庞杂的知识量而感叹。
是什么时候爱上这些植物的呢,我完全记不得了。多年前读《万物的签名》,作者是植物学家,谈到植物尤其苔藓,深受震撼;起始是因为墨脱的原始林。葳蕤的密林,光的偶尔迸射,那些丰沛的植物光泽。后来是高寒之地,砂砾上的一朵朵妖冶的绿绒蒿。生命的光在各种环境下,都散发出不同的光芒和力量,然后开始爱上植物。
上帝造物,万物皆有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