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是座山城,因此在一般城市里的穿街走巷在重庆那就是登山了。旧时的重庆有许多穿行于街坊之间的台阶路,连接着不同高度的城市道路。因为只能行走,不能行车,所以也就是现在的时髦说法“步道”了。如今,这些步道中最著名的”十八梯“已经消失了,那个每一个台阶上都摆着一个生意的景色没了;南岸区的下浩老街也被封闭了,据说要被改造成如同其隔壁的龙门浩那样的时尚景点。重庆只剩下最后一条能够走近旧时重庆的山城步道 - 第三山城步道,而这条步道也已经动工改造,不是翻新如旧的修整,而是基本抹去了历史感的改造;也不是凤凰涅槃般地重生,因为凤凰涅槃后还是凤凰,而是基因改造后的复活。届时,除了可能保留这个原有的名称以外,新的景点也许还依稀漂浮着原来的影子,但骨子里已经完全是一个全新的存在,就像灯火璀璨的洪崖洞和时尚冷清的龙门浩。
在一个阴雨靡靡的上午,我们来到位于长江边的中兴路步道入口。断断续续的牛毛细雨使得空气格外的清新和凉爽,也让入口牌坊内的步道显得更加的幽静。
不愿去看远处那几块淡灰色的塑料挡板和天蓝色的帆布顶棚,也不想注意身侧竖立的施工挡板,我们收近目光,看那石板铺就的台阶,那石块砌起的护墙,那护栏上那朴拙的雕塑和那遮蔽步道歪斜的树荫,顿时充满了旧时的氛围。
也许是施工改造的原因,山道上开着门的店铺已经很少了,居民也很少见。仅存的几家店铺中有些依然流露出浓浓的民间韵味:山城步道老火锅店,菜单就写在门板上,价格比城里的便宜了不少;一家烟杂店,已经消失化成墙上的一个平面,高高的窗台下小女孩只有踮起脚尖才能露出拿着钱的小手的形象已经凝固成一个历史的瞬间。我不知道为什么那时重庆山道上的窗台会有那么高,记忆中只有茶马古道的小镇上的沿街商铺才会有那样高的柜台,为的是方便那些马帮的客人不用下马就可以买东西。
另外一些小店已经开始变身成具备时尚元素的小店了:时光小卖铺,这个紧闭着店门的小商铺在那刹那间让我产生了一种错觉,那就是在这家店里可以买回时光,只要付了钱就可以回到过去。还有一家,简陋的店铺前摆放着许多的小玩意儿,装在门框上的木格子上挂着各种重庆的明信片,店铺前墙上的木板上和门板上写满了各种年轻的诱惑:相遇、缘分、等你等等。店铺的主人 - 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对正在讨价的客人叹息着客人的稀少,货物的廉价和进货成本的昂贵。
步道上最有名的建筑非法国仁爱堂莫属。当年,也就是1890年,中英签订烟台条约,将重庆定为通商口岸后,英、法、美、日、德,相继在重庆开设领事馆。这样,这个山城步道的上半段就划给了各国领事馆,而下半段就给了法国天主教会。世事变迁,沧海桑田,这一带的领事馆和有价值的老建筑,至今几乎消失殆尽,只剩下这座法国仁爱堂仍然顽强地,像一个看尽世态炎凉的老者。他活着,只是为了见证着重庆历史上最早的开埠。如今,原本占地面积庞大的仁爱堂也只剩下了部分建筑,其中一部分归还给了天主教会,而另一部分,也就是原先的教堂礼拜堂被则作为智障儿童教育的场所。沿着墙高、巷窄、幽静的山城巷,在山城巷80号,可以看到仁爱堂的大门,还可以听到从那虚掩的黑色大门里传出的不甚整齐的清脆的读书声和欢快的歌声。
第三步道另一个独特的地方就是它有一段临江的栈道。栈道沿着重庆古城墙而建,面朝长江。凭栏望去,江南的林立高楼和横跨江面的长江大桥尽收眼底,回眸仰视,斑驳的山壁上,怪树横生,依稀尚可辨认古城墙那虎踞龙盘的身姿。这条栈道和步道所在的山城巷并不是一条路,从步道的一个岔口可以走到栈道之上。沿着栈道一直前行,到了尽头,走上公路,就到了观音。从这里,我们搭公车去了重庆最美的道路 - 中山四路。
在这之前,我们先沿着山城巷一直走下去。相比前面那段路,越往远走,越是幽静。直到穿出窄弄,来到一个像居民小区的地方:高层居民楼,柏油路面,出现了车辆,还有环卫工人在清扫道路上的落叶。在这里,我们回头重新前往栈道的方向。
山城巷的改造和施工已经开始了。有一位年轻的工人正在刮着新砌的砖墙中突出的水泥勾缝,一个年纪大一些的师傅背着手在一边看着,好像在查看徒弟的工作质量;还有一位师傅在半人高的脚手架上在给砖墙抹灰,戴着安全帽的头随着手上的动作来回地晃动着;有些地方两边的墙已经是簇新的了,干净了许多,也漂亮了许多,但也丢失了那种老旧的韵味;在一个施工点,有两个中年工人靠在墙上抽烟,刚吸了两口,就走来一个工头一样的人:你们在抽烟了?两个工人有点讪讪,赔着笑回答说:刚刚忙了一阵,有些累了,出来抽根烟。说着,从烟盒里抽出一支烟递给了工头。工头接过烟,点上,没有再说什么,眼睛转向施工点的门口,两个棒棒正抬着一大筐挖掘出来的垃圾向山下走去。
我们在山城巷里一路走来,心中大生幸运之感 - 再晚上一年的话,估计能看到的就是一个崭新的、也许还是人流密集的网红景点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