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青少年的自我认同》

《青少年的自我认同》

作者: 暖暖小乐乐 | 来源:发表于2022-11-09 00:25 被阅读0次

和文化心理咨询中心

王建花原创分享第990天第1072篇

咨询累计:本周4次,总1429次

【咨询感悟】

身份认同 是西方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基本含义,是指个人与特定社会文化的认同。这个词总爱追问:我 (现代人)是谁?从何而来?到何处去?

自我身份认同,强调的是自我的心理和身体体验,以自我为核心”。“社会身份认同,强调人的社会属性。

【青春期】

最重要的任务:寻找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在很多地方也被称为同一性。这个概念包含的含义是很复杂的,你可以这样简单地理解:当一个人获得了身份认同之后,他就对“我是谁?”这个问题,有了一个相对确定的答案。

青春期本身就充满了矛盾,它是一个断裂的过渡时期。

大多青春期时期都有一种强烈的自我中心主义,会生活在自己假想的聚光灯下,会带来两种典型的反应。

一种,是对社会标准非常顺从。就是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这种顺从他人的评价,是很难发展出坚定的身份认同的,只会把他们变成特别听话的孩子。

另一种,是对社会标准非常反抗。刻意的反抗也会变成另一种在乎,因为他们要确认的价值,还是建立在他们所反对的东西的基础上。所以顺从和反抗是同一种东西的两个不同侧面,在这个基础上,都很难建立起自我的身份认同。

《发展心理学:童年和青春期(第9版)》一书中认为达到“自我认同”,是一种对于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将要去向何方,以及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有了一种相对稳定且连续的认知的状态。而未达到“自我认同”则可能处于多种不同的状态。

        如果处于青春期限的孩子如不能达到一个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就会导致角色混乱或同一性混乱,就会产生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这是人生处于这一阶段的最大危机。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不确定性或说是无归属感、这样的人往往为人冷淡冷漠、缺乏关爱的意识。总会处于犹豫、迷茫、彷徨之中,他们生活会缺乏目标与方向,无法发现自我,认识自我,缺乏责任感、自尊心和自信心。甚至会产生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

2022.11.9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少年的自我认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qhg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