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妈·共读】知道了“目的论”,视野忽然被打开了:在自己几乎所有的行为中,都可以找到“目的”的影响!
有些事一直想做但没做?想想“不做”带来的好处是什么,那个“想做”的念头有多强烈?很可能只是上下嘴皮一碰那么轻易,而从没想过真正为它做点什么。
忽然想起曾经听过一种说法:but这个词儿就是个抽水马桶,一点出现,哗啦一声,前面的东西就都被冲走了,跟啥也没说过一样
好听点说,每个人都在向着自己的目的(可能自己也没发觉)前行
挑衅一点,我们不过是胆小鬼,面对那个“看上去很美但真正怎么样无法确定”的“想要”,没用勇气——没有“获得幸福的勇气”
因为不敢而无法获得幸福——这难道不是最大的成本吗?
如果“不敢”,那……说“想要”的时候,是真的“想要”吗?
侯蕾语写,2021-03-11 06:48:10
现在共读又超时了,因为大家实在聊得太开心了,不能否认,今天很多时候是我自己在讲,但是一方面是确实有很多东西啊,我跟大家分享,第一方面是小伙伴们的思维实在太跳跃了,他们激发出来的光点太多了,让我觉得每个都那么宝贵,如果不是展开说一下的话,让他溜过去好可惜啊。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人们常常想你决心不改变,这是我们自己平时感觉不到的,我们不会相信原来不改变都是我自己的问题,可是想想看我们在改变和不改变之间,并没有谁在脖子上架着刀要挟我们必须要怎么做,那么曾经我们轻而易举的说出水的那些我想要,但是又代表什么呢?
刚刚做总结的时候讲到一句话,but但是这个词就像是一个抽水马桶一样,一旦他说出来,前面所有的东西都会被直接冲走,再也没有了。
前面的是什么?是我想要轻而易举地说出这句话,可能是因为没有经过深思熟虑那么真的想了吗?如果那么简单的就可以想要,不需要付出任何举动就可以想要,是不是成本也太低了呢?
真正的想要需要我们为之付出努力,因为说了那是你想要的,想要是什么是一种渴望,是一种期待,是一种为之付出努力的愿望啊,下一次如果我们对待想要的时候可以再谨慎一些,可以再郑重一点,让想要的每一件事情都真正展现出它的价值,那我们的生活可能会少很多的遗憾,而我想要的东西也可能也会更加慎重。
这让我想到断舍离当买东西的时候就是一种想要,可是买回来因为便宜放在那里我没有用过多少呢,如果没有用过让她呆在橱窗里不是更好吗?总有一些人对他是真正渴求,真的想要,那不如把这样的机会让给别人。
更重要的是我要问问自己,你想要的究竟是啥,这是一个特别严肃的话题,他不能轻而易举地上下嘴皮子一碰就作出判断,我要为我自己的想要付出代价,付出责任。
其实想要的背后通常会涉及目的论,你做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她特别想要更加审慎的一种说法,似乎想要就像是那个被人们已经当做礼貌用语说来了的,谢谢一样,她原本包含非常精确的内涵,但是在大多数人用来用去已经赋予了他一些新的非很肤浅的含义,以至于再次拿起的时候就觉得他分量不足。
成然,我们可以在自己所想要的时候认真一点的,好好思考,也可以给他换一个名称,帮助自己更清晰的理顺中间的差别。
对我来说就是主动找到每件事情背后自己的目的,想想看当我说我想要,但是没有时间的时候,我的目的是得到那个前面的效果呢,还是为自己当前什么都不做,找个借口通常是后者。
但是也要注意到我们在做后者的这个行为,比如说没时间啊什么的时候,也不是仅仅以它本身为目的的,我们还有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可能是感到轻松,可能感到安心,可能是未来没有任何挑战,让我觉得很容易,这个时候我们保持的目的是让生活更简单化,不改变。
然后这里的简单和把逻辑里的简单还不太一样,想到什么就为他付出努力去做,这也是某种程度上的简单,只是这个简单背后要付出,对自己控制的能力这个能力要掌握起来,太难了。
就像今天的共读当中举了那个例子,一个人经常会说想当小说家,但是呢,因为种种原因从来没有去写,也没有投稿,这个时候他的目的是什么?真的是写出作品看看自己是不是有当小说家的天分吗?其实不是他的目的是为了保有这样一个幻想,也就是说如果我去写,我也可能成为这个想法,就像是南柯一梦一样可能性有没有呢当然有,但是只存在可能性,未来的生活没有任何改变的话,其实对于生活毫无意义。
责任的话真的挺严厉的,即使做不成,即使你知道前面有大的风险也应该去做,因为那是你认为真正想要的东西,那是你做出的选择。
现场就有小伙伴提到了,男同胞说我愿意在朋友圈里面发自己每天陪伴孩子记录,就是因为别人会背会评判啊,会有各种听起来有点酸酸的,甚至不太怀好意的评论,我为了不喜欢自己被评论的这种感觉,所以我不发朋友圈。
但是想想看,不发朋友圈这件事情改变的是谁的行为呢?是我们自己的行为满足的是谁的需求呢?是那些说酸话的人的需求,但是这些说酸话的人真的有这方面的需求吗?对于他来说你鸡娃还是不鸡娃还是不鸡娃,真的对生活有很大影响吗?他也只不过是偶尔走过的时候看见了放一句凉话而已,也许这句话说完以后他自己早就忘记了,为了一句别人说过随口就忘记了的话,而改变自己的某个行为,真的有那么大的必要吗?
如果说发朋友圈仅仅是一个表象的行为,他不会影响我在日常生活中陪伴孩子的质量和效率,那么受不受影响,你也不是那么要紧,可是为什么我们要打卡,每天记录自己陪伴孩子的过程,至少在我自己会发现,因为每天要记录,所以会刻意去安排的丰富一点,这样我和孩子之间的互动也会更有效,更加有目的性。
就像我们的打卡里面有很重要的一个标准是要给孩子写苹果,如果不是因为要打卡天天写苹果,那可能一天当中我就不会那么小心翼翼的去寻找孩子身上,值得我写苹果的优点。
这些时候孩子身上还是有优点的,但是我没有发现,我没有去看见我没有主动去发掘,所以这些优点就被当做理所当然,平平无奇的度过了。
而一个孩子在他做得好的时候没有人给他正向的反馈,他的行为最好不过是像以前顺顺当当的,没有什么改变,那还有很大的可能,他只是偶然出现的,那么以后他依然只能是偶然,因为没有被看到,所以像没有发生过一样,而我们希望孩子好的行为是偶尔出现呢,还是变成固定的甚至成为一种规律。
这就是我们自己的目的,为什么要写苹果?我们希望孩子的好行为一再出现背后,我是希望他知道自己哪些行为是好的,做出来对自己和别人都是有帮助的,他需要通过我们给他的反馈来确定自己行为的有效性。
当然过犹不及也不能把这种肯定和鼓励变成一种对孩子的控制,似乎他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就得不到我的赞赏,我们找到孩子的苹果为的是,帮助他在看见自己行为的过程中有觉察的未来,调整它,我们需要帮助它,就像匡扶一个刚摘好的小树苗一样,要向正确的方向去发展,而不是风吹雨打随意就倒下了,那样的话他就拒绝了未来长成参天大树的可能性。
其实看起来是匡扶孩子的行为,我们能做的也不过是用自己的行为做示范,想想看我们经常说孩子没有常性,不能坚持一直做一件事情做不到很久,有毅力,那我们自己呢,连每天给孩子身上找一个优点这样的事情都不能做到每天按时按点按量要求的完成,还有什么事情比这个更简单更容易,我们更有意愿去做吗?
现在看见孩子身上的优点已经变成一个稀缺资源,不是因为孩子身上没有,而是我们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就从这里开始锻炼自己,坚持去做一件事情的能力,有的时候或许它并不需要特别优势的技能,只是需要我们对生活多一些观察而已,而且这些观察的事情对于我们的孩子对自己都有帮助,对我们的家庭环境会有很重要的推进作用,你愿意这样去做吗?
现场还有一位小伙伴提到了,大概是一年前我的老公每天会拍一张合影,这也是剑飞老师提倡的,他说现在还有拍吗?其实是没有了,但是我应该认为没有拍,我们俩的关系都很好啊,所以拍不拍无所谓的。
现在来看不是无所谓,如果我选择做这件事情或不选择做这件事情,都可以更明晰地找到他的墓地在哪里。
如果不做那是意味着美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想要练习的具体长处优势不一样,当我发觉我们之间的关系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来更加亲密的时候,我就会主动地选择一些辅助工具,必须要每天拍合影,可是现在呢,当我们俩关系已经很好了可能巩固这个关系不再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那么选择,把时间花在其他更重要的事上,就是我当下的目的,原来那个我已经拥有了,我就不再纠结。
就好像小朋友练字一样,刚刚开始上学的小朋友基本上都经历过要练字的这个过程,可是当他自己已经成型,比如现在的我们成年人,还有多少人会每天坚持练字呢?不是因为练字不好练字,一样是对自己现在有好处的,可以调节情操修身养性,还可以让自己的字写得更好看,何乐而不为呢,重要的是写一手好字,在我们现在已经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当然更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是,我们已经经过这么多年,字已经基本定型了,经过当年练字的那些效果,现在写字已经还算挺好看的,至少我自己是认为我自己写字挺好看。
所以这个阶段我要选择其他要培养的还没有定型,但对我来说有很重要的习惯,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他身上。
可是现在这点字就像刚才说的也有好处啊,我还可以有很多跟以前练字不一样的收获呀,所以要不要练字,只是我的一个决定而已,现在我发现练字可以帮助我更好的沉浸当下,进行修行,那我就选择练字,现在我发现我们俩的关系虽然很稳定,但是每天一张合影还可以提醒我们,我对现在的情况有更明显的巩固,而这件事情呢又不会花太多时间,只不过举手之劳而已,所以我就决定再把它重新做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让我最舒服的是我不需要去,必须按照某个规则做事,任何一件事情我能够看清楚的,看到我自己的选择是什么,因为是我的选择,所以我去做,而不是必须应该或者是要求我做什么才去做的。
这个时候我就带有了一种对自己的掌控感,你看掌控感真的不必要求,别人必须按照我说的去做才能获得,我们在安排自己的事情时,掌控感其实是更容易得到的,而且这对我来说也更有意义更有帮助呀。我连自己都改变不了,还是妄想去改变别人,那不是天方夜谭吗?
更何况就算是能改变自己,我们依然没有权利去改变别人,别人要不要改变的是人家自己的事情,我们习惯于在旁边叠两话说风凉话,给别人妄下评论,但是别人的事情关我屁事,我干嘛还要去对人家指手画脚呢?
同样的话,也可以在别人对我指手画脚的时候用来安抚自己,别人的话对我来说那么重要吗?他还简单的说一句,也许过后就忘了,我却要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放弃原本我认为有价值的东西,这值得吗?
其实就是因为说话太容易了,每个人随便上下嘴皮子一碰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对别人横加指责,这就不需要太多成本,所以我们才会这么倾向于对别人做评价,事实上给别人做评价对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对我们的生活并没有任何的注意,那是人家的东西,实际上我觉得啊,我有权利评价他这种感受上的一点点小虚荣,值得我付出把彼此的关系搞得很僵,这样的代价吗?
从被评价者的角度来看,他随便说的一句话就对我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也许跟我原来的目的根本就不符合甚至是相互背离的,就因为一个不怎么重要的人说了一句非常不重要的话,我就付出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作为代价,这是我想要的结果吗?
所以你看目的论真的无处不在,当你清楚了自己做每件事情的目的,就不会轻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我现在就是想要实现自我成长和自我突破,我就是想陪好我的孩子,你爱说什么说什么去,你说的话关我屁事。
当然了,更多时候别人的评价其实是在给自己找借口,也就是我原本做不到看,好有人这样说了,那我就顺水推舟就坡下驴,还可以释放一下自己内心的那种焦虑,如果有一天想到没有做到,还可以把责任推给他说,你看就是当时他说搞得我没做成。
这其实也是我们下定决心不改变所采取的策略,似乎把所有责任推给别人,我们就可以不受自己内心的煎熬,可是别人无法替我们过人生呀,他说了一句话,轻而易举的让我们放弃了,原本想要追求的东西改变的是我的人生,我的目的出现了偏差,也许很长时间内都活在这种找不到目的感意义感的纠结里,要付出这样的代价,你认为值得就可以去做。
今天给大家跟大家分享两种完全不同的记录方式,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影响?很多小伙伴现场听到一句很有道理的话,都想把它记下来,现在我已经不再做这种记录了,除非是那种学院派的学习,最后要考试的,因为对我来说最有用的东西一定是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如果他在我脑海中记又记不住,我指望未来会去用它吗?
所以我就跟小伙伴们说,如果你是想记录共读时候带给自己的灵感,那么不要现场去液体当记笔记,而是等工作结束以后用语音的方式飞快的把自己印象中那些留有记号的东西呈现出来,这个时候我们就不是在背诵别人说过的内容,也不是在妄图回忆整理出原来的影像,这个影响整理没什么特别的价值,如果真的想要的话,我们要交给录像啊。
为什么我们要是用这种跟现场讨论看起来非常不一样的方式,自己的文字内容去记录这些不是为了忠实原文,而是为了让他真正发声对我的有帮助的影响。
所以在记录的时候,要去找那些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这些东西,才是当下对我最有用的,而其他没有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但是你觉得他们也很好的那些东西不要去纠结,如果真的很重要,有一天他一定会在生命中再次重现。
而且马匹到一天当中不同的时段做预习是共读以后马上写,还是到了下午让更多的那种再发酵一下,把它写出来,哪个更有价值呢?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比较呢?成年人可以都要啊,你完全可以在共读以后飞快的去记录当时的新鲜感,因为有些很细节的灵感,这段时间过去很快就找不到了。
这也并不影响你决定在一天的晚些时候重新找个时段,把那些在头脑当中潜意识加工过发酵过,对自己来说依然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又经过这么长时间去重复思考的东西再次呈现出来,对于我们来讲如果要理解共读那么,这两次不同时段的相互拼接,可以真正看见我自己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
我只是为了用语音写作这种可以练习的方式来梳理思维,那就更明显了,每天不同的时段写作起到作用不一样,如果我们没有观察过就简单的得出结论,说那个时候最好是不是太武断了呢?
我跟小伙伴们说,当我对大家提出这样的倡议,说你原来做的那个方式也许很好,但是还有两种方法我是带有倾向性的,这种倾向性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去尝试那个跟你以前的不一样的新办法。
但这个倾向性的目的并不是说这个新办法本身的内容很好,它就像一扇门一样,门里的风景好或不好,我们现在暂时不知道可以去尝试,但是更重要的在于你愿意在认为自己原先拥有的那个就挺好的前提下,还尝试打开另一扇新的不同的门。
这就是接受新鲜事物,愿意去对所有未知的东西感到好奇的能力,对这种能力可能不是人人都有的,因为我们都会对原先自己习惯的东西有依赖性,并不是因为它真的好的无可替代,而是因为我习惯了那样比较轻松,没有风险,我也不用去担心换一种方式会发生什么我无法预料的事情。
可是想想看我们生活的目的是什么,人之为人来的,世界上一骚为的是啥?真的是重生笨死吗?并不是呀,你要看更多不同的风景,经历更多不同的人得出更多的梳理自己的结论,让每一天过的跟前一天不一样,你看如果我们的目标本来就是要选择不一样的生活,现在去按部就班的担心,着不一样会让自己原先熟悉的东西发生变化,这难道不是内在矛盾的吗?
用好目的论,在每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有意识的问问自己,我的目的是什么?好处未必在于你一定能够得到多深刻的论证方式,而在于拥有这个思维,本身你就已经在开启有序的对新鲜事物,好奇的,对未来有改变的,自己期待的那个人生了。
如果有人说,我就希望我的生活一成不变,那就另当别论,毕竟成年人不是来培养的,而是来筛选的,我要做的也不过是通过这么多方式找到一个跟我能够志同道合的团队罢了。
So……亲爱的小伙伴们,对我来说最开心的莫过于经过这么多次不同的筛选,还在这里遇到你。
侯蕾语写,2021-03-11 07:10:56
23分钟5500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