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读书设计方式
《山海经》:物换星移几度秋·五藏山经(一)

《山海经》:物换星移几度秋·五藏山经(一)

作者: 弄雪过三川 | 来源:发表于2016-05-06 21:30 被阅读369次
    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订而成

    说到《山海经》,最先想起的是小时候听的磁带里,一遍一遍播放的《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故事,执着的夸父,神勇的后羿,美丽的嫦娥,也许他们曾于时间的长河中,真实而隐秘地存在过。

    《山海经》最早是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整理校订而成。全书共十八卷,三万多字。分为《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相传《山海经》的作者是大禹和伯益,但后来考证,其书作者并非一人,而且成书年代也不止一个时期。

    《山海经》全书记载了100多个邦国,550座山,300多条水道,100多个历史神话人物、400多种神怪奇兽,以及诸多邦国的山水地理、风土、物产等。

    其中,《山经》又分为《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因此,又合称《五藏山经》。

    翻开《五藏山经》看上几部,可以得出一个大概的模式:某座山,向东(或西或北或南)有一座什么山,与哪条河相连,这条河又与哪条河向某一方向汇入其他的河流或海洋。山上有何种矿产,何种植物,这植物大体样子是什么,有何作用。山上有何种动物,动物长什么样子,吃了它或饲养它,或者看到它、或者披上它的皮毛等有何作用,这种动物或是预灾预吉。每座山都有山神,有的山还不止一位,书中还详细地记载了祭祀的方法。

    因为篇幅有限,个人能力有限,因此只能挑一部分来做简单的介绍,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

    《南山经》记载了以招摇山、柜(jv ,三声上声)山、天虞山三座山为首的山系风貌。

    《南山经·南次一经》:青丘山。是的,就是前段时间播出的《青丘狐传说》和将要播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人物背景。《山海经》中记载道:“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可见在《山海经》里,九尾狐是一种能食人的神兽,而人如果吃了它的肉,就可以不受蛊惑。后来九尾狐又成了祥瑞和子孙昌盛的征兆,传说大禹经过涂山时看到了一只九尾白狐,而涂山当地民谣中唱谁看到了九尾白狐,谁就可以为王,后来大禹果然登上王位。

    《南山经·南次二经》中写了了一种奇兽,叫做羦(huan,二声阳平),原文记载:“……有兽焉,其状如羊,而无口,不可杀也,其名曰羦。”羦的样子像一只羊,但没有嘴巴,它是杀不死的,也有版本说它不吃东西也可以存活。

    《南山经·南次三经》:丹穴山生活着凤凰,原文里对凤凰的描述非常有趣:“……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而舞,见则天下安宁。”

    凤凰

    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身上“仁、义、礼、信、德”全都具备了,因此可见《山海经》的成书年代应不止大禹伯益一个时期。凤凰的形状像鸡,身上有多彩的花纹。头上的花纹像“德”字的形状,翅膀的花纹像“义”字,背上的花纹像“礼”字,胸前的花纹像“仁”字,腹部的花纹像“信”字。凤凰在自然界觅食,经常自己唱歌自己跳舞,如果出现则天下太平安宁。

    南禺山上,生活着凤凰,还有鹓雏。《庄子·秋水》中提到:“鹓雏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西山经》记载了以钱来山、铃山、崇吾山、阴山为首的山系。

    《西山经·西次三经》中记载了崇吾山上有一种鸟,名叫蛮蛮:“有鸟焉,其状如凫,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见则天下大水。”

    蛮蛮这种鸟,长得像野鸭,但一只鸟只有一只翅膀、一只眼睛,两只鸟在一块才能并肩飞行,这种鸟一出现,天下会发大水。

    蛮蛮即是比翼鸟,白居易写“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来寄托夫妻感情深厚、恩爱长久。后来慢慢演化,不比不飞,不比不行,也成为了中国吉祥文化中的一部分。

    玉山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西王母就是民间说的“王母娘娘”,但西王母原始的形象并不是美貌华贵的女神,而是似人似兽:“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看到这里怕了吗?西王母的形貌跟人相似,但长着豹子的尾巴和老虎的牙齿,而且善于吼啸。头发蓬松,戴着玉胜(玉制发饰),是掌管上天灾祸和五刑残杀的神。

    而在天山,居住着帝江。有说它就是浑沌,也有说它是帝鸿(jiang,一声阴平,古代“鸿”与“江”同音),也就是黄帝,也有说它是中央之帝,是一种神鸟。

    原文载:“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

    不要懵,来慢慢看:有一位神灵,身形像黄色的口袋,皮肤赤红如丹火,有六只脚和四只翅膀,混混沌沌没有面目,他懂得唱歌跳舞,实际上就是帝江。

    《北山经》记载了以单狐山、管涔山、太行山为首的山系。

    《北山经·北次三经》中有座发鸠山,山上生活着精卫。原文载:“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xiao,四声去声)。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于东海。”

    发鸠山有一种鸟,像乌鸦,脑袋上有花纹,有白色的鸟喙,红色的爪子,名叫精卫,它的叫声跟它的名字一样。精卫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在东海玩时不慎溺亡,她的精魂化作精卫鸟,从西山叼来木枝石块,用来填塞东海。后来,精卫逐渐成了追求理想和有毅力的化身。

    《东山经》记载了以樕(su,四声去声)朱山、空桑山、尸胡山、北号山为首的山系。

    《东山经·东次三经》中提到从尸胡山到无皋山共九座山,山神都是人身长着羊角,一定要好好祭祀,否则一旦出现就会起大风,下大雨,发洪水毁坏庄稼。

    《中山经》记载了薄山、济山、萯山、釐山等山系。

    《中山经·中次七经》中的姑媱山,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原文载:“又东二百里,曰姑媱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为䔄(yao,二声阳平)草,其叶胥成,其华黄,其实如菟丘,服之媚于人。”

    向东二百里,是姑媱山。炎帝的女儿藏在这里,她的名字叫女尸,传说未嫁而亡,死后精魂化为䔄草,它的叶子是一层一层的,花是黄色的,果实的样子像菟丝子的果实,人吃了能变得讨人喜爱。

    后来又有了关于“巫山神女”的传说,大概也是据此而来。帝女瑶姬死后藏在巫山之阳,精魂化为䔄草,瑶姬也化身为巫山神女。她精魂所化的䔄草,吃了能在梦中与巫山神女相遇。李白在《感兴八首·其一》中写道:“瑶姬天帝女,精彩化朝云……宛转如宵梦,无心向楚君。”

    《山海经》中的世界观地图

    《五藏山经》只是《山海经》中一个不大不小的部分,还有更多的神灵奇兽在后面的篇章之中。纵使时间过去了千百年,它们也一依然静卧在古老的篇籍之中,等待相遇。

    古时的科技并不发达,很多现象古人无法解释,所以创作了神话传说,鬼神故事来求得心理安慰。但无可否认的是《山海经》让我们看到了山川之广,江河之深,生灵之众,人类只是其中渺小而无力的一部分。

    如果说只有真正仰望星空的人,才明白什么是自由。那么,只有真正见过世界之广袤的人,才懂得什么是渺小。


    参考书目:《山海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山海经》上海古籍出版社

                       《山海经》中州古籍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想看古文,但是没时间?太难懂?注释太麻烦?没关系,我来和你一起看!

    行成于思毁于随,欢迎说出你的看法,带来不一样的见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山海经》:物换星移几度秋·五藏山经(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qlj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