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有些书可以积累我们的学识,而读另一些书之前你必须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就是一本没有足够的沉淀的普通人无力阅读的书。
《中国哲学简史》是相对于《中国哲学史》来写的。当时冯友兰身在美国写这本书是为了让美国学生大致了解中国哲学历程,他写就此书用的是英文,视角是西方的。在这里,他以中国人的立场和西方人的视角做了一回历史讲解员—当然,这个历史仅限于中国哲学。
这本书在大部头林立的哲学家族尤其是现代哲学家庭里称得上袖珍了。中国两千多年浩浩荡荡的哲学历程,浓缩进一本十六万字的小书,恰如简笔画一般,简洁而不失精确,的确是个不小的奇迹。关于这本书的评价,我想其实不用我多嘴,一本享誉中外近一个世纪的书只有四个字配得上它—古今中外。论古,论今,论中,论外,有详细准确的文献资料;有大胆合理的判断推测;有中西文化的起源不同的原因对比;有独特而理性的西方视角。因为以上的四个因素,无论哪一章你都会发现,古今中外的对比布满字句之间。
这大概是对一个人的渊博最高的赞誉—古今中外。而要把广博的见识纳入一个完整的体系,还必须深刻才行,而同时驾驭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思想,除了要具有天才般的智慧,在写作上还得具有驾驭语言和文字的才能。
所幸,冯友兰先生其广、其思、其智、其才均是一流水准。克服了以上四个有相当难度的问题,《中国哲学简史》才称得上名著。
本书时间上大致从春秋开始到抗战时期结束。第一章按住历史不谈,先作中西方文化与哲学的对比,第二章点明中西方哲学历史差异的原因,第三章开始切入正题,探究中国哲学正式起源的春秋时代诸子的起源问题。前三章其实没有具体谈到中国的哲学问题,冯友兰先生以此三章开头,正是为了把中国哲学摆到一个正确的位置加以讨论—它与西方哲学的不同,为何产生这种不同,以及中国哲学起源概况。可以说这样的安排层次清晰,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易于接受的。实际上,前三章对西方读者阐述一个重要的问题—从整体上看中国哲学是什么样的。
第四到第二十六章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时代,中国哲学要解决的问题,也还是传统的问题—我和社会的问题,而不是西方的我与世界的问题。中国人的传统问题是身份问题,西方人的传统问题是生命问题。所以中国人的归属感在于身份归属,西方人的归属感在于自我确证。不过春秋战国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异数,这时产生了和后来的整个封建正统学术几乎不相容纳的许多流派(许多“家”),这些流派的许多知识被吸收到后来的两个主要流派,儒家与道家之中,而它们的体系却被遗弃了。这是个星光璀璨的时代,以后的时代则几乎是儒家与道家的日月争辉。
虽然后来佛教传入,但佛教也大量吸收了儒家与道家的思想。佛教也称释家,传入中国后虽然保留了许多形式上的东西,但其思想内容已被中国大大地改造了。尤其是,传统上的中国是没有宗教的,中国本土的道教是在佛教传入以后才形成的,因而,不论对统治者还是普通百姓,宗教的形而上的意义并不重要,反而是其世俗意义令其站稳了脚跟。但紧而来的就是宗教的工具化,统治者有统治者的工具用途,平民有平民的工具用途。
中国传统的仪式感其实分为两种,有仪式的仪式感和无固定仪式的仪式感,前者是世俗的,比如祭祀活动,后者是形而上的,比如老子出关,本书中的禅宗顿悟。
而本书最后两章,则是中国哲学在西方哲学面前的现实处境问题,是古典的中国在现代的世界面前的遭遇问题。但是,作者似乎有意或是无意地回避了中国哲学在西方哲学面前的弱势情况。当然这和一战后欧洲大陆的精神破产有莫大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冯友兰先生急切想把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摆在平等位置上,而选择忽略中国传统哲学的现实困境。他的“中国哲学”已经由“传统的中国哲学”变成了“中国人研究的哲学”或“中国国内研究的哲学”,而在最后一章的三、四、五小节中,冯友兰先生对哲学的性质、人生的境界和形而上学的方法论作了一些说明,目的就是摆脱东西方哲学地位上的不对等,可以说写得很狡猾。但是这种狡猾何尝不是在自欺欺人呢?他回避了现实问题,而在中国哲学擅长的或者说至少能抗衡西方哲学的几个方面强调中国哲学的优越性或重要性。但是他在说明这些优越性或重要性的时候所使用的还是西方哲学的方法论,也就是他所说的“正的方法”。
由于这本书是用英文写成的。读英文原文对普通读者来说似乎有相当大的难度。那么它的翻译问题就至关重要。我推荐的这个版本(冯友兰著,赵复三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2013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退休院长赵复三先生所译。赵复三先生少从名师,古典文学素养颇高,1985年移居国外任教于法国、加拿大、美国的数所大学。1997年退休后从事中外思想史研究,应该说译者与作者相得益彰。
最后,我送给大家一句话,读懂一本书不仅需要耐心与定力,还需要一定的努力,读书不仅是一个接纳的过程,更是一个抛弃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