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九十五
原文
苏州惠天牧先生,督学广东,训士子以实学;一时英俊,多在门墙。去后,人立生祠,如潮州之奉韩愈也。先生以《珠江竹枝词》试士。何梦瑶赋云:“看月谁人得月多,湾船齐唱浪花歌。花田一片光如雪,照见卖花人过河。”公喜,延入幕中。此雍正年间事。后吾乡杭堇浦太史掌教粤东,与何唱和。《嘲杭病起》云:“门外久疏参学侣,帘前渐立犯斋人。”《咏史》云:“赵宋若生燕太子,肯将金币事仇人?”余慕何君之名,到海南访之,则已逝矣。
译注
苏州的惠天牧先生,任广东督学,以“实体达用”为宗旨训教学生;一时间英俊才杰,好多都是他的学生。离开以后,人们为他修建一个生祠,如潮州人拜奉韩愈一样。先生用《珠江竹枝词》为题考试学生。何梦瑶赋诗:“看月谁人得月多,湾船齐唱浪花歌。花田一片光如雪,照见卖花人过河。”意思:看月亮的人到底谁享到的月光多,只听见海湾里的船上都在齐唱浪花歌。开满鲜花的田野月光一片如雪一样白亮,这明亮的月光能照见卖花的人过河。先生很高兴,请他作了幕僚。这是雍正年间的事。后来我的老乡杭堇浦太史掌教粤东,与何梦瑶的诗唱和。《嘲杭病起》:“门外久疏参学侣,帘前渐立犯斋人。”意思:门外好久缺少来学习的人,帘子前面渐渐站立家里人。《咏史》:“赵宋若生燕太子,肯将金币事仇人?”意思:宋朝如果能有像燕太子丹那样的太子,能肯将金钱财物送给自己的敌人?我仰慕何梦瑶的大名,曾到海南去拜访他,可是已经去世了。
惠天牧,1671—1741,清朝江苏吴县人,字天牧,一字仲儒,晚号半农居士,学者称红豆先生。惠周惕子。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后提督广东学政。雍正间,以召对不称旨,罚修镇江城,以产尽停工削籍。乾隆初,再起为侍读。学问渊博,尤深于经学,对前人之说,以为愈古者愈可信。有《易说》、《礼说》、《春秋说》、《交食举隅》、《半农人诗》。
何梦瑶(1693—1764),字报之,号西池,广东南海人,清代广东名医。
杭世骏(1695—1773),清代经学家、史学家、文学家、藏书家。字大宗,号堇浦,别号智光居士、秦亭老民、春水老人、阿骏,室名道古堂,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犯斋人,指妻妾。引申为家里人。
燕丹(?-公元前226年),燕国蓟城(今北京房山)人,姬姓燕氏,燕王喜之子,战国末期燕国太子。当时秦国已攻灭韩、赵等国,次将及燕,秦灭韩前夕,被送至秦国当人质,受辱后于燕王喜二十三年(公元前232年),回到燕国。太子丹以暗杀秦王政来阻挡秦国的兼并之势,曾策划过荆轲刺秦王事件,事情败露后,燕王喜担心秦国出兵攻打燕国,便杀太子丹,将其头颅献秦军以求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