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讲灵感。
灵感是我们和宇宙之间的连接。如果把宇宙想象成一个人,灵感就是我们和他之间的传话筒,我们表达,我们也接收。
我打这样一个比方,我们和宇宙、和天地间的连接其实是双向的,这就好像挖隧道。不是只从一头单向的进行,而是从两头,同时向中间进行。那么,隧道的一头是我们,隧道的另一头就是宇宙。
我们表达、祈愿、下订单、请求指引等等,都是我们在隧道这头做的工作。隧道的那一头,宇宙也会给我们讯息——以我们常说的共时性讯息的方式,以及灵感。
当这个隧道打通了,哇~恭喜恭喜,简单来说,我们会获得一个全知的角度,去看待我们的生命和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玄一点的说法就是,我们的能量场通了。
【如何接收】
很多人会在“我怎么知道哪些是灵感,哪些是胡思乱想”中纠结;很多人还会说“我找不到灵感”。
这不可能,我们生来就是这个天地间的孩子,这种连接是与生俱来的。如果找不到灵感,那只有一个可能:大脑的思虑与分辨太过严重。就好像噪音太多,于是原本要去听的那个声音就被掩盖住了。当然,另一个重点是:我们要真的开始去听。(就好像,如果我们总是三心二意,那么即使我们要寻找的那个声音一直在循环播放,我们也可能忽视了。但只要我们稍微沉下心来,用心的听一听,就肯定能发现一样。)
现在,我们做一个最简单的练习,获得灵感的练习:我们可以就我们心中,对当下,生活或事业或爱情上的一个问题/疑惑,提一个问题。比如:我为什么一直单身?我觉得我不丑也没太糟糕,为什么一直没人追?把这个问题写下来,反复的读。记住一个要点,但凡出现“好不好”“对不对”,那些与比较有关,与是非对错有关的想法,肯定不是灵感。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隧道这一头的我们,是从下往上的在打通隧道(就能量而言,可以去看以前的分享,都有详细的讲过);隧道那一头的宇宙,是从上往下的在打通隧道。那么,从下从上是从哪里到哪里?从现实与二元对立中,到无限与合一中。那么,从上往下是从哪里到哪里?从合一与无限到现实与物质的相中。
那么,我们就应该明白,无限与合一中,怎么可能会有对立、分辨、比较?合一就是合一,一切都是一体,一切没有区别,美与丑、大与小、名牌与地摊货都没有区别,通通为一。
所以,用这个方法检测,我现在听见的是什么。灵感只会给我们一句话,一句我们可能都没“听懂”,觉得莫名其妙的话—— “我为什么要去做这个?”“这好像离我的生活挺远的啊”。。。 。。。 但这就是灵感,我们当下可能不理解,但我们知道,有一个想法,莫名其妙的,就是在那里。
我给你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在我做我自己的金钱显化的调频的时候,有一天,我听见这样一句话—— “你为什么不去关注和显化你自己的房子,你的工作室呢?”
那时我的焦点一直在我对金钱、对物质的担忧的释放上,我从来没想到我的调频会忽然变幻这样一个大方向——它突然要我去做关于房子的课题。以我当时的思路,我以为,这是为了给我的金钱显化更好的指出一个用处,我需要钱的实际用途。但我现在告诉你,不是这样的,这个灵感再告诉我的是——所有的物质的相,都由人的能量场汇聚成。它在教我如何更细致的观察自己的能量场,从其中看见自己的业力习气,然后清理它。而我的这个沉淀下来的业力习气,会直接影响我和金钱的关系。
总之,它是从更高的层面,给当下的我们一个指引——往这个方向打洞。
我们要永远记住一点:我们以为我们知道往哪个方向打洞,但其实我们不!知!道!你已经知道自己今生的模样、归宿了吗?你已经知道一年后、两年后的自己的生活和命运了吗?你已经知道你会活多久,晚年的命运了吗?所以,我们其实并不知道,这个洞到底该往哪里打,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一边进行着,一边摸索着。但宇宙知道。所以,听从灵感的指引,而不是小我的“以为”,以及二元对立下的分辨。
不过我承认,要完全的做到,确实是不容易的。
【隧道的两头】
当然我们也可以发送信息、需求给隧道另一头的宇宙,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下订单”。
下订单就好像我们提出了一个很具体的工程方案,告诉宇宙“我要挖一个什么什么样的隧道”“我要在隧道里,建设什么什么东西”,然后我们递交方案规划,请宇宙协助我们。这时候,宇宙就会以更大的视角,去分析我们的方案规划,并帮助我们做出一些修改,以使这个方案最适合我们的当下。这是我们必须要接受的,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递交的方案规划里有没有混杂小我、欲望、匮乏、恐惧等等的能量,所以,我们必须允许宇宙帮助我们做出修改,不然宇宙从隧道的另一头也无法下手。这就涉及到第三部分——臣服。
然后我们要做的,是清空自己,等待回应。这就是吸引力里常说的:许了愿之后,就忘记它。
再然后,我们回到第一步,就是第一段,开始去听见灵感发来的声音,然后跟着这个声音,去做、去行动。
你看,所有的步骤差不多就是这样,是不是很简单?!
当然,我们也可以进行各种尝试,这就好像在隧道的这头左敲敲右敲敲,类似一个找信号的过程。但这是一个灵活的过程,一旦我们找对了路,或者接通了信号,我们需要随时做好放弃之前尝试的工程进程的准备。一个铺垫的过程,也可能是一个累积打基础的过程。总之,一旦我们“对焦”对上了,就立刻调整到灵感发来讯息的路径上,然后,信任,行动,在接着,就是当下执着,即臣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