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跟弟弟在闲聊,聊到为什么我们两个总是会比同年龄的人早熟,以至于看同龄人都跟看小朋友一样,后来得出结论:可能是从小两个人相互陪伴着长大,农村的家庭真的就是吃饱喝足有衣穿,好好上学就好,从来不会想着要跟小孩子沟通交流之类的,以至于相差五岁的我们是彼此成长过程中互相倾诉和陪伴的对象,那些不想跟爸妈讲的、爸妈不想听的,都跟对方在某一天聊天一样讲出来过。
自从辞职在家准备考试之后,感觉自己的脾气越发的不好了,互联网带来了网课,也带来了妈妈的电视剧和爸爸的小说,从前大家一起看电视吃水果变成了现在在各自的房间看着各自的手机。家里的谈话内容也就变成了“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而我却偏偏是个想法很多的人,感觉很多话都堵在了心里,咳不出来又咽不下去。
有时候会莫名地发脾气,然后和爸妈讲很难听的话,比如晚上和妈妈说“你看,我从小到大读书什么的都很顺,不用你们操心,是不是可以说是没人教”
妈妈很语塞,也没办法生气,只是说“这话也不是这么说的,应该说是你从小到大都很乖,不用别人操心”
我是从小都不用怎么操心,饭我会煮,家务也都会做,书也自己读的好好的,每个来家里的人都说乖。可是“乖”对我来说就像是在嘲笑我一样,嘲笑我别的什么都不会,嘲笑我似乎我存在在这个家的价值就是做家务然后乖乖听话。
我只是仗着妈妈爱我,说难听的话,让她多注意我一点,可以跟我多说两句话,而不是在和阿姨聊天的时候说的 “自从她回家,都省心很多,搬家都是她搬的,家里也收拾得很好”。
我也是仗着爸爸爱我,很大声冲他吼“我都说了多少次了我早上不喝粥,你为什么老是听不懂”。然后换来他的一句“你这丫头脾气怎么越来越大了”
有次爸爸说“你发脾气的时候不要那么大声,隔壁邻居都听得到,这样子人家会说的”我直原地爆炸“我难道在自己家里还要想着别人怎么看吗,出门就算了,在家里还得接着装吗?”
我居然忘记了,爸爸是个极度注意自己在别人面前形象的人,也是为了那句“你这样以后出去了别人会笑话的”我从小开始不能哭,不能挑食,想要的东西说不能买就要放弃,就算是自己攒够钱了也还是不敢买。
只是现在过了二十几年,我才发现人不能过得太压抑,处处想着别人会怎么看自己,于是慢慢暴露着自己的本性,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不开心也不用强装没事。
爸爸被我说的一愣一愣地,默默念着“你这孩子现在真的是说不得了”然后接着往沙发一瘫看小说去了
妈妈有时候会说“你这是青春期攒到现在再爆发吗”,只有我自己心里清楚,我就是仗着是爸爸妈妈的女儿,在他们容忍的边界肆无忌惮地踩来又踩去。拿那些明知道会伤害到他们的话一遍又一遍地说,告诉他们我要变坏了,你们要多关注我,就像是一个闹着要糖吃的孩子一样。
刚刚妈妈准备去睡觉的时候经过房门口站了一会看电视,我不知道她是想要跟我说点什么还是说只是单纯的站着。。。
感觉年纪越大越觉得生活也不过如此,结婚也是痛苦多过幸福。既然如此,那就不要去祸害别人了,反正出生的时候是一个人,以后死的时候也是一个人。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好好睡一觉,醒来又是读书的一天。没关系,没人讲话也没关系,至少我还能写,心情太乱也没关系,我还有很多的题和课没看,当脑子用来理性思考时,这么感性的东西也就放不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