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题是什么:对教练的评判
2、事件是什么:上周开始由亚兰担任共修群的支持助教,负责统计觉察等相关工作,亚兰也是我之后的第五位支持助教。自亚兰担任助教的这一周,我也看到她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自身的工作。这周一的每周发布之前,亚兰也跟我就如何统计觉察进行了简短的沟通,我也坦诚这个时间点工作量有点大的,我看得出她似乎有些情绪。周二上午,亚兰在助教群表达了自己无法面对同学在周日集中提交觉察的压力、统计觉察中存在的困难以及同学指责群支持不力时的无力感,并建议每次值班安排两个教练。而林屹姐作为总教练也支持每次安排两个教练来分工完成工作,以更好地支持同学,并要求每位助教定向支持群内同学。
3、即时的反应是什么:我不赞成,更不支持,我反对这么做,我反对两个人一组来共同支持,我反对助教定向支持同学。
4、内在的对话是什么:为什么轮到你亚兰了就不行了呢,为什么轮到你作为支持助教的时候就有这种那种的问题了呢,包括我在内,前四个支持助教都这么过来了,大家不都做得不错吗,不都是挺用心的嘛。就你问题最多,我虽和你沟通说工作量有点大的,但是我没有排斥这些工作量,我是乐意去完成这些繁杂的统计工作,我没有对抗。记得第二周时,我确遇到了统计困难,周一上午一早要开会,会议一结束就要去上海,我还私下跟少君联系让她帮助我完成工作。有困难都是可以想办法的,为什么你就感到委曲了呢?这不是典型的受害心理吗?不去面对自己的情绪,还是助教群里呼吁每次两个人值班,我才不同意呢。还有你林屹姐,你难道没看见亚兰的这种受害心理吗,遇事总是把责任推到外面,认为助教的这种设置不科学不合理,你还鼓励推动每个助教定向支持几个学员,如果这样还要这个大群干嘛呢,那大家分头搞几个共修小群就可以了,甚至还会产生一种小群体的倾向,会不会有种拉帮结派的概念,这还有利于共修群的建设吗。我不会同意这么做,我也不会定向支持,这两周父亲在上海住院,住院、检查、手术、陪护等等什么事情都需要我来安排,虽然单位要请假几天,但是工作上这么多事情依然要处理,我哪来的空来定向完成支持呢,对不起我真的没空。
6、内在的感受是什么:愤怒、指责、对抗、评判的声音层出不穷。指责亚兰不尽责任,不面对自己抱怨别人,指责林屹姐你是不是想拯救什么,你难道没看到亚兰自己的情绪,去带她看到真相就可以了吗?我还指责其他助教难道你们看不到真相吗,你们以为这样就是对共修最大的支持吗?你们要做你们做,我才不干呢。
7、内在有什么情绪伤痛(情绪钩子)被触动:小时候我就是一个尽心尽职帮助父母替他们分摊各种事情的好孩子,而哥哥却是那种没心没肺的懒散的人,家里的事情好像总是与他无关,只管着自己玩,爸妈嘱咐给他的事情总是做不好,妈妈经常表扬我而批评哥哥,我的内心充满了对哥哥的评判和指责:你作为哥哥,不把爸妈吩咐给你的事情做好,还尽出乱子,惹爸妈生气,同时也害得我作为弟弟承担了本不该需要承担的东西,这太不公平了,我恨你,都是你的原因让我不能随性地玩和做自己的事。也恨爸妈,为什么把本该属于哥哥的事情交给了我,我讨厌你们这样。
8、发现自己有什么限制性信念:既然规则就这么定了,每个人都必须要按规则和要求至始至终用心去完成,不能随意改变,要改变也要等完整走完一轮再改。做人做事必须讲究规则和公平,否则就是对人的不公平。
9、临在中看到的真相的可能性是什么:这个世界有不变的大道,但是万事万物在遵循这个不变大道的过程中充满了各种现象的变化。对群共修来说,不变的是支持大家成长和向前走的初心,变化的则是每个同学对待群共修的态度和行为以及支持助教不同的心理状态和应对方式,只要初心不变,行为和方式的变化本身就是一种常态。
10、可调整的回应和选择是什么:去看到亚兰发声的背后是一种怎样的心理,去倾听她的声音,如果有时间可以去支持亚兰看到背后的真相,帮助她更好地面对自己和支持大家。对于是否需要定向支持,从支持大家成长的初心出发,如果不合适,可以向林屹姐说明自己的意见,如果觉得切实可行,可以向林屹姐说明自己当前的处境,取得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