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简友广场
2021-12-11(麦收记忆)

2021-12-11(麦收记忆)

作者: 蓝色印迹 | 来源:发表于2021-12-11 05:27 被阅读0次

我是从农村长大的,但因为外出学习、工作的原因,没有干过几天农活。对干农活,知道的也不过是一星半点。
记忆最深的莫过于麦收了。每年麦收都是生产队的重点工作,为保证颗粒归仓,让生产队的大小头头操碎了心。多是趁着天气晴朗,先是组织生产队的青壮年劳动力把麦子从田地割了,再拉到生产队的大场园里。再把一捆捆的麦子平铺在场园,让炙热的阳光把麦子晒干,然后是生产的驴马拉着石头碌碡,围着场园转圈,不断碾压晒干的麦穗,让麦粒从麦穗中脱落。
麦收割麦子是村里的青壮年最得意、最风光的时候,因为生产队会送绿豆汤,中午还把大米饭、肉菜送到田间,让这伙大老爷们吃得饱饱的。这儿还有个小技巧,盛米饭第一碗要盛半碗,第二碗再盛得尖尖满满。如果第一碗盛得满,等你吃了第一碗,再想盛第二碗,桶就剩下没多少米饭了。年年都有没经验的小伙子,第一碗盛一满碗米饭,吃了再盛时就只能靠喝绿豆汤填肚子了。
最后是组织大闺女、小媳妇们上场,用木杈对麦子秸秆杆不断挑起、敲打, 让麦粒完全从麦穗掉下来,把麦子秸秆杆挑到场园的角落,堆成一个个又大又圆的麦穰垛。最终就是社员位最喜欢的环节,把麦子装入马包,一车车运进生产队的粮仓,除去要上缴的公粮,剩下的再按各家人口多少、工分等,开仓分粮。
最有意思的是,放工回家很多妇女口袋里都鼓鼓囊囊的,生产队长看了也无可奈何,只能小声的骂一声:“一个个不要脸的玩意”,然后转头走开,保管和会计也是给大家招呼着:“差不多就行啊,别太厉巴了。”这时,一个个妇女则笑嘻嘻地回家,把口袋里的麦子用家里的石磨碾成面,烙饼、檊面条给大人孩子打牙祭。
那时农村社员们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几次白面馒头,只有逢年过节才会蒸上一笼馒头、包点水饺,大家解解馋虫。

相关文章

  • 2021-12-11(麦收记忆)

    我是从农村长大的,但因为外出学习、工作的原因,没有干过几天农活。对干农活,知道的也不过是一星半点。记忆最深的莫过于...

  • 回忆杀系列(七)——麦收时节二三小事

    麦收时节,麦收记忆。记忆里是炎热,是干不完的农活,到这记忆里有清凉也有尴尬。 麦收时节的清凉是来自冰...

  • 麦收记忆

    清晨的几声布谷鸟叫,把我从睡梦中唤醒。起身推开窗户,些许风吹进来,并不清凉,甚至隐隐透着一丝热意。打开手机...

  • 麦收记忆

    麦收记忆 (2009-05-31 17:44:05) 一个多月前的清明节,回家乡扫墓时,两边麦田还是郁郁青青碧波荡...

  • 麦收记忆

    今年的端午假期正赶上麦收,我们家的地一下午的时间收割完毕,然后机动车又把化肥和玉米播种到地里,速度是杠杠的。 想当...

  • 麦收记忆

    (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一大清早,友人给我发来一张图片,他正在摊开昨晚收好的麦粒,他说昨晚排队等收割机了,...

  • 麦收记忆

    天是乌漆麻黑,人是睡眼惺忪,从睡梦中被大人叫醒,眼睛都睁不开,在床上坐着愣怔,最后还是被老爸的一声怒吼吓得一激灵,...

  • 麦收记忆

    这些年来,每到麦收,我心里总像是有人揪了一把,那是痛苦的记忆。麦收那几天,就像是在炼狱里一样,度日如年。 天不亮,...

  • 麦收记忆

    布谷声声催收麦。芒种前后,就算是住在县城,早上也能听到一声声布谷鸟的叫声。那一声声“布谷,布谷,麦熟,麦熟”的声音...

  • 麦收记忆续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几张颇具年代感的照片,照片上的场景好熟悉啊!这场景早已被深深烙进了我的脑海里,我的少年时代,我的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1-12-11(麦收记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qtk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