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六点开着一场视频会议,突然翻看在读群里叶老师发出的答辩排序,鲜活的信息激活了我原本拿定主意不回校园的心,于是在看到7.40北站有一趟晚班车的信息后,抬手就买上了进京的票。
定好出租,收拾背包,极致7点多一点儿就到了站,还吃了一个汉堡,从容上车,11点半就到了北苑的住处,青接了我一下。
第二天一早,公交到校,正赶上开场,于是就连续听了三场预答辩和两个开题。
文秀表现有点儿出乎我意料,这位师妹平时工作繁忙,在年初我发现她基本拖到了博士学制的边缘了,于是在年初师门会议上给她电话提醒她,李老师的挂念,于是这种紧迫感的传达让她也一下子慌了起来,据说随后边工作边写作的三个月完成了这篇对县域职教发展的论文大样。没成想得到了几位老师的好评,特别是刘老师,说到有故事有料,就是在理论适切性和进一步提炼上再下下功夫。看得出大家在理论为研究服务上还是需要进一步努力的,另外就是所描述的东西怎么进一步挖掘其背后所指向的结论,也就是借助于既有理论做脚手架,产出自己新发现对理论进一步有贡献这一块还有空间。也就是说论文的文献功夫和写作思考还不够充分。不过文秀比较恰切的选题以及善于与工作结合来获取一手资料到做法还是给了大家深刻印象的。
陶然的论文写的文笔很好,短时间内通过访谈复刻了一个校长决策的机理和决策行为的大致样貌,有些文字写得很灵动,特别是在描述访谈场景这些环节 简直不要太有画面感。鲁艺说这一段可以是这么真实还原,用采访者被放鸽子等来说话,后续研究中还是注意的。发现我也作为毛师姐成为这篇文章重要的资料来源之一。陶然被指出用访谈单一方式,没有结论与对话等问题。我对她书面语言与生活化语言灵活切换的做法还是很服气的。
萌姐的论文被挑了更多毛病,一是在理论适切性上,一个教育哲学这个说法太大了,二是量化研究的问题明显,再就是赵老师说到能力评估的文献不足,他本人就研究颇多而没有任何涉及。听到这些“屏蔽”“我还讲吗”“我讲,你是不是出去”,看来老师也是上了头,他也是对这篇论文有深刻记忆的。
听到如此话语,我一下呆了半天,被老师的率真打醒了,看得出老师的要求在于写东西实际上不能太自以为是,需要回归已有研究,把已有研究的高度摸清之后再说自己的话。
与鲁艺坐的近,约好跟她一起安排下半年的论文行动。察觉鲁艺有些对我论文的主意,感觉小师妹平时不大表现,真要是到事儿上还是很有主见的。她建议我发挥特长,突出质性研究,避一下量化方面。这有点儿让我有些犹豫。
由于时间紧就在听完三个加一个开题之后,匆匆离开了,没成想紧赶慢赶预留出一个钟头一刻钟的走路时间还是给火车晚了点儿,在还剩下六分钟就开车的时间下地铁,于是果断把票退掉。适逢周末,最近的一般车已是16点49分,这样就突然有了近五个钟头的车站逗留。
一看已是把后续济南行程完整错过了 一面给孙主任再次解释过不去了约下周再见,一面决定找个能歇脚的地方。在南城香有些放松的吃饭,与青同时到车站的时间,他没有找到我,于是就决定各自行动了,随后文秀又赶过来,有半个钟头以上的见面时间,我俩就约在了麦当劳。
聊了一下各自论文的设想,我得到了她给我说的建议,比如做一个闭环的访谈,对着一套书从策划到作者到用户的完整过程进行复刻,读文献找出理论适切性和嵌套进研究过程的思路。现在看来,分析框架还是很重要的。这个是随后文献的重点,她还提到外文文献的阅读与翻译是个重点,因为教材评价国外研究更成熟一些。这个随后我需要把外文专著和文献搜集一下,鲁艺说翻译网页可以做到阅读无障碍。
与鲁艺约好一起互助来完成下面的工作,于是量化这一段我决定先保留,请云波老师来帮助指导完成。
一场到现场与不到现场完全不同的参与听论文答辩对人的激励还是不一样的,感到更加鲜活有激励鼓动作用的一种力量在身,我试图想写出在场和离场的不同,但是不容易找到书面化表达又有深度的语言,虽然特别想又特别不容易到位。同时也觉得这是一个需要逐渐训练而得的本领。虽然今天我还没达到这个高度,但今天已经认识并积极走在了这条路上了,已是很有其幸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