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静洁《学习的格局》摘录6:P 32-39
1.把学习目标还给孩子,给予学习自主感;发现最近发展区,给予学习可控感;提升目标对孩子的良好作用,给予学习意义感。
2.目标与关键成果法,帮助孩子把目标做成可视化的图标计划,把大目标拆分成几个小目标,并分成几个步骤来实现。
反思:
1.孩子放暑假以来,学习提不起劲,每天不是睡觉,就是和同学出去玩。我多次提醒孩子,要提前预习下学期的功课,因为过完年就要中考了。但是我说归说,他玩归玩,还是老样子。我知道孩子的目标是考上市重点高中,和那些玩得好的优秀同学上同一个学校。我曾经劝他可以报考排名稍靠后的示范高中,但孩子说如果上那个高中,就觉得学习没有意义了。孩子有强烈的愿望上市重点高中,我为了激励他,把今年市重点高中的分数线结合孩子的平时成绩,列出一个表格。也就是孩子在现有基础上,每个科目需要考多少分,才能达到录取线。如果想要进重点班,每个科目又需要多考多少分。虽然每年考试有难易,但内心要有最低临界值。
中考的目标是孩子自己制定的,即自主感;以他现在的成绩,考上重点高中是有很大希望的,即可控感;上重点高中,不仅能带来成就感,而且可以向优秀的老师学习,与优秀的同学探讨交流,即意义感。
2.如何实现目标?目标与关键成果法,即把大目标分解为若干小目标,再分解为若干小任务。从小任务开始做起,每完成一个小任务,就是一个小成果,从中获得成就感。学习想要持续下去,要么是兴趣爱好支撑,要么是成就感爆棚。孩子如果对某一科目感兴趣,学习就变得很容易;对于不感兴趣的学科,就想方设法找到成就感。
网友评论